早有预料,不必忧心。李牧温雅一笑,若仍不安,今夜教你吹笙解忧。

蔡文姬脱口应道:好的,郎。话刚出口才惊觉失言,双颊顿时飞起红霞,羞恼地跺脚:郎君太坏了!明知我刚才...这话不算数!

李牧朗声大笑,这突如其来的玩笑让蔡文姬先前的忧虑烟消云散。望着从容自若的夫君,面对濮阳危局依旧气定神闲,蔡文姬眼中泛起倾慕之色——这就是她的郎君,临危不乱,智计超群!

与此同时,夏侯惇回营后立即调遣濮阳驻军,指派韩浩率两百精锐前往清泉小筑护卫李牧。韩浩疑惑道:将军,主公常说李牧乃当世奇才,得其人胜得十万雄师,为何不直接护送他去鄄城?仅凭末将这两百人,恐怕难以周全。

这位忠勇兼备的将领曾以智略安定边疆,其处置人质的方略更被曹操立为典范。夏侯惇无奈摊手:此乃显谋之意。荀司马确有密令要我护送,但显谋献上中下三策,其中以中策最优——便是让你带兵驻守清泉小筑。

韩浩闻言愕然。值此诸郡叛乱之际留守濮阳,岂非自陷险境?他虽不畏死,却忧心曹公折损这位无双谋士。元嗣,夏侯惇正色道:显谋既敢留守,必有万全准备。我选中策非为轻忽其安危,实因濮阳断不可失!他身为濮阳令,定会竭力守城。荀司马说过,两军对阵之谋,天下无人能出显谋之右!

这番话令韩浩肃然起敬。作为早期追随曹操的将领,他亲眼见证过李牧战场上的神机妙算,此刻心中顿生豪情:末将明白!誓与濮阳共存亡!

而此时清泉小筑内,李牧尚不知自己已被赋予两百破敌的神话。韩浩满腔热血地期待着参与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守城奇迹,这将是他毕生最荣耀的战绩。

若李牧知晓夏侯惇如此激励韩浩,定会怒而拔刀相向。

两百精兵守濮阳?真当吕布是愚钝之人?

李牧压根没想过死守!

清泉小筑隐士李某人,养两百游侠作门客,岂非寻常之事?

张邈与陈宫自诩名士,举兵时亦以“曹操擅杀名士边让”为由,即便占了濮阳,也不会为难李牧。

他索要韩浩与两百精兵,只为防备城破时乱兵劫掠。

守濮阳?

守什么濮阳!

李牧还盘算着暂随吕布享乐,伺机离间其与张邈、陈宫。

智者斗智,何必终日厮杀?

清泉小筑李某人,好歹也是濮阳名士!

第5章 冤种陈宫,谋取濮阳(首日求鲜花求评价)

“报!”

“濮阳守将夏侯惇率军奔赴鄄城,兵力约两千!”

夏侯惇前脚刚走,探马便将消息传出。

山坡上,陈宫布衣纶巾,腰佩长剑,神色得意。

“濮阳乃兵家必争之地!曹阿瞒即便主力在外,仍遣夏侯惇镇守。”

“我令吕布佯攻鄄城,夏侯惇必出兵救援。”

“再命吕布设伏半道,以逸待劳,截杀夏侯惇。”

“一旦击败夏侯惇,濮阳与鄄城唾手可得!”

“曹阿瞒,你屡次轻视于我,诛杀边让,又安置青州黄巾于兖州,诸多政令皆损士族之利。”

“合该有此一劫!”

“若无我陈宫,你岂能在兖州立足?”

望着濮阳城,陈宫心中畅快至极。

昔 对我冷眼相待,今日我让你望尘莫及。

“公台,夏侯惇虽勇猛无谋,但濮阳令李牧却是当世奇才。”

“昔日黑山军犯境,正是此人助曹操阵前决胜,屡建奇功。”

“可蹊跷的是,我安插在濮阳的眼线竟探不到李牧踪迹。”

“不知他是否仍在城中。若他随夏侯惇同赴鄄城,温侯恐难应对。”

陈宫身后,“八厨”名士张邈面露忧色。

提及李牧,陈宫眼底闪过一丝不甘。

他与李牧皆是曹操任东郡太守时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