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迪钠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宣判了邓次妃的最终命运:
“纸终究包不住火。秦王朱樉与邓次妃在府内僭越妄为之事,最终还是传到了应天,传到了朱元璋的耳中。”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冰冷的意味:“而此时,马皇后早已崩逝。那位唯一能在朱元璋盛怒之下,为犯错之人(尤其是女眷)争取一线生机、常常以‘民力艰难’、‘善待功臣之后’为由进行劝谏的‘刀鞘’,已经不在了。再也没有人能,或者说,再也没有人敢为邓次妃讲情了。”
“尽管太子朱标顾念兄弟之情,极力为二弟朱樉开脱,试图保全其性命,但滔天的怒火必须有人承担。于是,所有的罪责,最终都落在了邓次妃邓氏的头上。她被定为‘蛊惑亲王,僭越无状’的重罪。盛怒之下的朱元璋,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下达了一道冷酷的命令——将邓次妃邓氏,就地处决,勒死于西安秦王府中。”
天幕下,瘫软在地的邓次妃,在清晰地听到“勒死”二字时,仿佛真的有一根无形的绳索骤然套上了她纤细的脖颈!她猛地伸手抓向自己的脖子,眼睛惊恐地凸出,张大了嘴,却感觉不到一丝空气吸入,只有一种濒死的窒息感将她彻底淹没。极致的恐惧甚至剥夺了她晕厥的权利,只能瘫在那里,如同离水的鱼一般,进行着无声而痛苦的挣扎。
然而,朱迪钠的讲述并未结束,语气稍稍缓和:
“不过,朱元璋在盛怒之下,终究还是念及了宁河王邓愈的功勋以及对老兄弟的一份情义。邓氏虽被处死,但仍被允许以秦王次妃的身份,入葬于秦王陵墓的区域内。而且,秦王朱樉与邓氏所生的长子朱尚炳,后来继承了秦王爵位,成为了第二代秦王。这位秦王为了纪念自己的生身父母,特意下令,将父亲朱樉与母亲邓氏合葬在了一起,而将那位政治联姻的正妃观音奴,另行安置在了别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生前历经波折、死后一度分离的‘有情人’,最终在陵墓中得以‘团聚’了。”
这迟来的“圆满”,听在邓氏耳中,却激不起半分欣慰,只有无尽的讽刺与悲凉。合葬?那也得先被勒死才行!
奉天殿前,朱元璋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阴沉来形容,那是一种几乎要凝成实质的、混杂着暴怒、羞耻和极度失望的杀意!
“逆子!这个逆子!还有那个邓氏!妖妇!!”朱元璋的胸膛剧烈起伏,拳头攥得咯咯作响,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他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今年年初,为什么那么着急地将老二这个混账东西分封到西安!天高皇帝远,这才几个月?就敢如此无法无天!羞辱正妃、奢靡无度、甚至敢私穿龙袍?!若是此刻朱樉就在他眼前,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亲手宰了这个丢尽皇家颜面、触碰帝王逆鳞的孽子!
他目光凶狠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仿佛在寻找发泄的对象。尤其让他怒火中烧的是,此刻,马皇后正在后宫全力处理太子妃的丧事,安抚悲痛欲绝的太子朱标,根本无暇顾及前殿。没有了马皇后的劝阻,朱元璋只觉得那股毁灭一切的暴戾之气在胸中疯狂冲撞,几乎要破体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