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在被褥上划出的那道虚痕早已散去,可皮肤下的异样却愈发清晰。

清晨的药柜前,我取出藏在夹层里的净灵火护心阵符纸,指尖微凉。这符是昨日布下的局,为的就是此刻能瞒过影七的耳目。我将符贴在膻中穴,灵力流转一圈,确认气息完全封闭,才推开暗室的门。

密室依旧安静,铜管埋在西墙根,通向主院的声响尚未传来。我盘膝坐下,闭眼催动镇魂令。银光自识海深处蔓延,顺着经脉缓缓探入肋下。那处滞涩感比昨夜更重,像有细针在皮肉下缓慢游走。镇魂令的光芒逼近时,幽绿一线突然颤动,竟如活物般缩进深处。

是毒。

不是残留魂丝,也不是印记反噬,而是真正的毒——蚀灵阴毒。它缠在灵络上,极细,极深,随呼吸微微蠕动,每一次风甲符的运转都会让它游走得更快一分。难怪昨夜动用风刃时会有卡顿,它早已借力扩散。

我睁开眼,目光落在角落的药匣上。南宫景澄布的局,从来不止一重。阵眼石仿品能引动印记共鸣,而这一味毒,才是真正要我命的东西。若再拖几日,等它深入识海,镇魂令都将被侵蚀。

不能再等。

我取出一块空白玉简,指尖划破,血珠落在表面,写下“蚀灵阴毒”四字。玉简微震,泛起一层薄光,映出毒素的运行轨迹。前世黑客时代的数据推演能力还在,只是如今换成了玄修体系的语言。我将九种常见毒草属性逐一输入,构建相克模型。断肠草、蜈蚣涎、黑心莲、鬼面菇……这些本该避之不及的毒物,在虚拟推演中开始交汇。

当第七组数据崩解时,镇魂令忽然轻颤。

一段口诀浮现在识海:“蜈蚣涎佐断肠草,朱砂引火焚七窍;九毒归虚凝一点,反噬自身方为药。”

是残篇!镇魂观失传的《万毒丹方》!

我立刻调出推演结果,与口诀对照。前三味药匹配,第四味却出现偏差。推演显示应以蛇蜕为引,但口诀中却是“朱砂引火”。我闭眼细想,忽而明白——朱砂并非药材,而是炼制时的引火之物,真正的第四味,是藏在朱砂矿脉中的“赤心毒砂”。

九味齐了。

我起身打开药柜,从最底层取出九个暗格。这些毒草,有的是早年从野外采来,有的是从南宫送来的药材中悄悄分离,每一味都带着风险。我将它们一一取出,放入青铜药鼎。鼎身刻有镇魂纹,能隔绝外泄灵力,是许家旧物,从未被搜走。

割腕取血,三滴落入鼎中。血珠刚触药材,便泛起腥臭黑烟。我咬牙压住痛感,以镇魂令催动净灵火。火焰自识海而出,顺着经脉流入指尖,点燃药鼎。

青焰升腾。

第一轮焙炼开始。断肠草最先焦化,散发出刺鼻苦味;黑心莲遇火即爆,溅出几点绿星,被我用袖角迅速扑灭。我不断调整火候,让净灵火由青转蓝,再由蓝转紫。每变一次色,药材之间的排斥就减弱一分。

半个时辰后,九毒终于融合成一团黏稠黑液,在鼎中缓缓旋转。

但还差最后一步。

万毒丹的关键,不在药材,而在“引”。此丹以毒攻毒,若无媒介承载反噬之力,炼丹者必先毙命。我盯着那团黑液,缓缓将右手按在鼎沿。

精血为引,魂力为炉,自身为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