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新农合骗局:技术织网堵截“救命钱”

警车刚驶回市区,指挥中心的电话就打了进来,郑一民接起电话,脸色渐渐凝重。“城郊几个乡镇的老人反映,有人冒充‘新农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医保账户异常,需要‘激活’,否则影响报销,已经有十几位老人按对方要求转了‘手续费’。”

李阳立刻打开电脑,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启动追踪之瞳,定位诈骗电话的来源。”屏幕上,一串号码正在被快速解析,“号码是虚拟拨号,归属地显示为境外,但最后一次通话的信号塔定位在咱们市的城西客运站附近。”

“又是用虚拟号码打掩护。”周志斌咬牙,“这些骗子专挑老人下手,连看病的钱都骗,太不是东西了!”

王勇翻看着报案记录:“被骗的老人大多是独居,子女不在身边,对新农合的流程不太清楚,骗子说‘不转钱就报不了销’,他们一着急就信了。”

季洁补充道:“我刚联系了医保局,他们说从未有过‘账户激活需要转账’的规定,已经在官网发了预警,但乡镇的老人可能看不到。”

“那就让他们看到。”郑一民当机立断,“李阳,用你的技术锁定更多潜在受害者;周志斌、王勇,跟我去城西客运站排查;季洁,联系各乡镇卫生院,让他们用大喇叭循环播放防骗提醒,尤其强调‘医保局不会要求转账’。”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罪恶功能系统”正在分析诈骗话术:“骗子利用老人对‘报销’的重视,编造‘账户冻结’‘涉嫌违规使用’等理由,通过恐吓催促转账,转账账户多为个人账户,且开户时间不超过三天,典型的‘快进快出’模式。”

“罪恶克星功能系统”同步生成应对策略:“1. 调取近期办理新农合业务的老人名单,筛选出独居、子女联系方式缺失的人群,优先提醒;2. 追踪诈骗账户的资金流向,冻结关联账户;3. 模拟诈骗电话录音,制作方言版防骗音频,通过乡镇广播播放。”

“这个思路可行。”李阳立刻行动,启动“双技术证物扫描系统”,导入医保局提供的参保老人数据。系统自动筛选出符合“独居、年龄60岁以上、近期有就医记录”的人群,共87人,名单后面附带了家庭住址和村干部的联系方式。

“郑队,这87位老人是高危目标,我已经把名单发给季洁姐,让她联系村干部上门提醒。”李阳又调出诈骗电话的录音,用“案发现场字幕技术”转换成方言字幕,再通过“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模拟成乡镇广播的环境音效,“这段音频可以直接用,老人一听就懂。”

城西客运站人来人往,周志斌和王勇穿着便衣,在候车大厅里排查。李阳的“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通过客运站的监控画面分析,锁定了三个形迹可疑的年轻人——他们总在角落打电话,神情紧张,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正是虚拟拨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