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系统任务:保住古桥,保住青龙镇的根!】

把那封没有寄信人地址的信投进镇口那个绿色的老旧邮筒后,江澈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高风险的地下接头。

回到办公室,他重新瘫坐回椅子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计划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等待。

他重新拿起那本《台钓入门与精通》,可这一次,书页上那些关于“调四钓二”的精妙理论,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了。他的心思,已经随着那封信,飘向了几十公里外的县城。

脑海中,系统的任务提示依旧清晰。

【系统任务:保住济安桥!保住青龙镇的根!】

江澈一开始觉得这标题有点小题大做。什么“根”,说得那么玄乎。他做这一切的初衷,纯粹是为了自保,为了十年后那场可预见的问责风暴,不会第一个劈到自己头上。他是在拆除系统埋下的一个定时炸弹。

可现在,当他真正把那张泛黄的老照片和那封信送出去之后,心里却泛起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他想起了照片里,十岁的自己,咧着嘴傻笑,背景是古桥斑驳的石栏。他想起了桥下清澈的河水,和那些在水草间穿梭的小鱼。他还想起了桥头卖麦芽糖的老爷爷,那甜到发腻的味道,仿佛还留在舌尖。

这些东西,和政绩无关,和前途无关,甚至和他这辈子“躺平”的宏伟目标都无关。它们就像老房子墙角不起眼的青苔,你平时不会注意,可如果有人要拿铲子把它刮掉,你心里又会觉得空落落的。

“根么……”江澈用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自言自语。

或许,系统这次没有说错。

他烦躁地合上书。钓鱼佬的心境,最讲究一个“静”字。今天,心乱了,不宜垂钓,也不宜看书。

他干脆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里推演接下来的每一种可能。

古研究员收到信,不当回事,直接扔进垃圾桶——计划失败,得想B计划。

古研究员收到信,重视了,但人微言轻,被县里压下去了——计划失败,得想C计划。

古研究员收到信,炸了,但没脑子,直接冲到青龙镇来闹,被孙大海三言两语打发了——计划失败……

江澈越想越头疼。他发现,自己这个“甩锅”计划,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他把希望寄托在一个素未谋面、只存在于上一世记忆里的“老顽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场赌博。

“妈的,当个咸鱼怎么就这么难。”他低声骂了一句,感觉比上一世在省厅应对那些神仙打架还要心累。

……

两天后,清溪县文化馆。

这是一座不起眼的两层小楼,夹在崭新的县政府大楼和气派的县公安局之间,显得有些寒酸和落寞。

二楼最里头的一间办公室,更是将这种落寞的气质发挥到了极致。屋里堆满了各种发黄的书籍、残破的拓片和叫不出名字的瓶瓶罐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旧纸张、灰尘和墨水混合在一起的奇特味道。

一个头发花白、身形干瘦的老人,正戴着老花镜,用一根细细的竹签,小心翼翼地清理着一块刚出土的瓦当上的泥土。

他就是古怀恩,县文化馆唯一的研究员,也是全县干部口中那个“一根筋”的古老头。

他的动作极为专注,仿佛手里捧着的不是一块破瓦,而是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照进来,在他身上投下一片斑驳的光影,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件刚从故纸堆里走出来的文物。

“老古,你的信!”门外,传达室的老王扯着嗓子喊了一声,顺手把一叠信件和报纸塞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