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孙书记的“阳谋”,小江,你有什么看法?

县委小会议室。

江澈感觉自己不是来开会的,是来奔丧的,奔的还是自己的丧。

他坐在一张长长的椭圆形会议桌的末尾,位置不算起眼,但桌上那块写着“组长助理 江澈”的席卡,像一座小小的墓碑,无声地宣告着他摸鱼生涯的猝然长逝。

【办公室神级伪装术】已经失去了意义。当你的名字被县委书记亲自点到,并被任命为一个全县瞩目的工作组组长助理时,你就不再是绿萝,也不是文件柜了。你是一面被擦得锃亮,挂在正厅中央的锦旗,想不被人看见都难。

江澈眼观鼻,鼻观心,努力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他眼角的余光能扫到一圈神情严肃的中年男人,他们是来自县发改、人社、财政等各个实权部门的头头脑脑,每一个人身上的气场,都比镇长李卫国还要厚重几分。

坐在主位上的,是县委副书记王建业,也是这次联合工作组的组长。一个面容清瘦、眼神锐利如鹰的男人。

江澈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误入狼群的哈士奇,周围全是货真价实的猛兽,而他,空有一身狼的皮囊,内里却慌得只想拆家。

会议开始了。

王建业的声音不高,但极具穿透力,简单几句就定下了调子,强调了县委县政府对此次改制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决心。

江澈听得眼皮直打架,这些官样文章他上一世听得耳朵都起了茧。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会什么时候能开完,中午食堂的红烧肉会不会太肥。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问题很复杂,担子很重。”王建业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并排坐在一起的孙大海和李卫国身上,“大海同志,卫国同志,你们是青龙镇的父母官,对水泥厂的情况最了解。今天我们工作组第一次碰头会,你们先谈谈,把最真实的情况,最核心的矛盾,都摆到桌面上来。我们今天就是要开一个解决问题的会,不是推卸责任的会。”

来了!

江澈心里咯噔一下,但随即又放松下来。还好,是问孙大海和李卫国的,不关我事。他甚至还有闲心观察了一下孙大海的表情,想看看这位老领导准备怎么应对。

李卫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嘴唇动了动,似乎准备开口。

然而,孙大海却不着痕迹地抬手,轻轻压了一下,制止了李卫国。

只见孙大海脸上露出了那种江澈无比熟悉的、和煦中带着一丝深意的笑容。他没有直接回答王建业的问题,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会议桌的末尾,精准地锁定了正在神游天外的江澈。

那一刻,江澈感觉自己像是被狙击手用红外线瞄准了。

整个会议室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孙大海的视线,像一条条汇聚的河流,齐刷刷地冲刷到了江澈的身上。

“王书记,各位领导,”孙大海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一种推荐自家麒麟儿的自豪感,“要说对水泥厂问题的思考,我们镇里确实做了一些前期工作。不过,要说看得最深、想得最透的,还得是我们这位年轻同志。”

江澈的瞳孔猛地一缩。

“当初,正是江澈同志第一个提出,要跳出我们镇一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把水泥厂问题上升到全县区域性、历史性的高度来解决。这份报告,也是由他主笔完成的。”孙大海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小锤子,把江澈牢牢地钉在了“才华横溢”的十字架上。

他顿了顿,图穷匕见,对着江澈露出了一个鼓励的微笑。

“小江同志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脑子活,看问题有我们这些老同志不具备的新视角。王书记,既然今天是要畅所欲言,我提议,不如先让小江同志谈谈他的看法,给我们大家抛砖引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