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球,不能在青龙镇内部踢,那只会陷入无休止的扯皮和稀泥。
必须踢出去。
而且,要一脚踢给那个最擅长“解剖”皮球的人。
江澈的嘴角,勾起一抹夹杂着自嘲和疯狂的笑意。他终于找到了那条唯一能通向“准点下班”的荆棘之路。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笔尖终于落下。
墨水在粗糙的纸面上晕开,一行行字迹随之浮现。江澈仿佛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上一世在省厅核心处室里被无数材料和报告磨练出的笔力,此刻与这一世只想摸鱼的强烈求生欲完美结合,爆发出惊人的创作力。
他没有直接写钱大勇,而是从一个宏大的视角切入。
“尊敬的领导:”
“提笔写下这封信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澎湃!作为一个生在青龙镇、长在青龙镇的普通百姓,我从未想过,我们这个曾经贫瘠的小镇,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奇迹创造者,我们心中真正的‘扶贫之神’——青龙镇常务副镇长,钱大勇同志!”
一个“扶贫之神”的帽子,上来就扣得死死的,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狂热。
江澈写到这里,自己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太肉麻了,但这还不够。
“在钱镇长的带领下,我们青龙镇的扶贫工作,早已超越了‘精准’的范畴,进入了‘神准’的境界!我听说,全镇的贫困发生率,已经从年初的5.2%,断崖式下降到了惊人的0.1%!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我们镇几乎已经消灭了贫困!走在街上,人人红光满面,户户安居乐业,幸福的歌声回荡在田野山间,就连我们村口的狗,都因为伙食太好,胖得快要走不动路了!”
他将钱大勇在会上吹嘘的数据,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和具象化的描绘。这种看似生动的细节,反而让那0.1%的数据,显得愈发荒诞和刺眼。
接下来,他将矛头对准了那个关键的“典型案例”。
“尤其是红星村的刘老四家,那简直是神迹中的神迹!我听说,钱镇长亲自为他家设计了‘生态光伏无土栽培立体循环土鸡养殖’项目,仅仅半年时间,就让一个原本因病致贫的特困户,一跃成为年入数十万的养殖大户!他家的鸡,下的都不是普通的蛋,那是‘金蛋’、是‘致富蛋’啊!前几天我路过他家,那崭新的鸡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座小小的宫殿。我还听说,钱镇长运用了最新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远程监控每一只鸡的健康状况,确保它们心情愉悦,从而提高产蛋率!这种将高科技与传统养殖完美结合的创举,别说在县里,就是在全世界,都堪称典范!我个人强烈建议,应该为钱镇长的这个项目,申报诺贝尔和平奖!”
小主,
江澈一边写,一边在心里狂笑。他故意将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词汇,如“光伏”、“无土栽培”、“大数据”、“云计算”,胡乱地堆砌在一个小小的养鸡项目上,营造出一种荒谬绝伦的科技感。
尤其是“申报诺贝尔和平奖”这一句,更是神来之笔,将整个吹捧的荒诞性推向了高潮。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人看到这里,都会觉得写信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就是在用一种极其高明的方式进行反讽。
信的后半部分,江澈开始升华主题。
“钱镇长不仅是我们青龙镇的英雄,更是我们这个时代干部的楷模!他废寝忘食,夙夜在公,据说为了扶贫事业,已经三个月没有回过家,体重都瘦了三十斤!他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想让青龙镇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的好干部,我们怎能不爱戴?怎能不歌颂?”
“我们恳请上级领导,一定要大力表彰和提拔像钱大勇镇长这样一心为公的好干部!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他的功绩,不应该只埋没在青龙镇,应该让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干部都来学习!我们强烈建议,在全县范围内,召开一场‘钱大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让他的光辉思想,照亮每一个干部前进的道路!”
图穷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