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的突然到访和无声离去,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久久不散。
青龙镇政府办公室的气氛变得前所未有的诡异。
之前那些看热闹、幸灾乐祸的眼神,如今都变成了敬畏和探究。江澈那个角落里的座位,仿佛被划上了一道无形的界线,成了凡人勿近的禁区。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新人,而是成了一个能让县公安局长亲自上门、谈笑风生间又让其无功而返的“神秘人物”。
王建国主任的态度更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不再差使江澈干这干那,甚至每天早上都会主动过来,用一种请教的口吻问道:“小江,今天这茶,有什么讲究没有?”
江澈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泡茶,看书,偶尔用眼角的余光扫一眼电脑屏幕上的扫雷游戏。他知道,张建国的退却只是暂时的。只要“寻找英雄”这阵风还在刮,他就永无宁日。
他内心吐槽:“这帮人是不是闲得没事干?一个水库而已,至于吗?有这精力去搞搞经济建设不好吗?非得逮着我一个想摸鱼的好青年往死里薅?”
他想得没错。风不但没停,反而愈演愈烈。
省厅领导的表扬,市委书记的批示,像两管最猛烈的鸡血,打进了安民县领导班子的血管里。找不到那个“吹哨人”,已经不仅仅是工作失职,更是政治上的不觉悟。
两天后,一个更高规格的“‘10·26’水库险情事件联合调查组”正式成立,进驻了青龙镇。
组长是县委副书记亲自挂帅,副组长则是县纪委副书记和公安局副局长刘振。成员更是抽调了公安、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多个核心部门的精干力量。这阵仗,比调查一个副县级干部的贪腐案还要隆重。
调查组的到来,让整个青龙镇的气氛瞬间从狂热转为肃杀。
公安局副局长刘振,是个出了名的“铁面判官”。他和他那位更注重权谋和人情世故的上司张建国不同,刘振是个纯粹的技术官僚,信奉证据,崇尚逻辑,办案向来是一根筋,不查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调查组在镇政府临时征用了一间大会议室作为办公室,墙上挂起了巨大的安民县地图和青龙镇地形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各种记号。
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刘振就否决了之前所有的猜测。
“什么内部老同志,什么省城专家,在没有证据之前,都是臆测!”刘振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我们是警察,是纪委干部,我们办案,只讲证据链!现在,我们唯一掌握的物证,就是那通打到县应急办的匿名电话!”
他走到地图前,用一根指挥棒重重地点在青龙镇西头的一个红圈上。
“电话是从这里打出去的。技侦部门已经确认,是镇西头‘好运来小卖部’的公用电话。我不管打电话的人是谁,是神仙还是妖怪,他总得接触电话吧?他总得站在那块地上吧?他是个活生生的人,是人,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刘振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调查组成员,眼神锐利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