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着头皮走进孙大海的办公室,一股浓郁的烟草味扑面而来。孙大海正站在窗边,眉头紧锁地抽着烟,看着窗外镇政府大院里来来往往的人群。
“来了?坐。”孙大海指了指对面的沙发,态度比在会上时更加随和。
“孙书记。”江澈拘谨地坐下,只坐了沙发的三分之一。
孙大海掐灭了烟,坐到江澈对面,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这个举动让江澈更加紧张。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领导对你太客气,那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小江啊,别紧张。”孙大海的目光锐利如鹰,仿佛要将江澈从里到外看个通透,“你是省城来的,见识广,脑子活。对于寻找这位‘吹哨人’同志,你有什么初步的想法?可以大胆说,说错了也没关系。”
江澈的心跳瞬间加速。这是摸底,是试探!
他大脑飞速运转,上一世在省厅核心处室锻炼出的官场应变能力在这一刻发挥到了极致。他知道,这种时候,绝对不能表现出任何“过人之处”。说得越聪明,死得越快。最好的办法,就是说一些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毫无用处的“大道理”。
“孙书记,我觉得……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一个‘诚’字。”江澈斟酌着词句,语气诚恳。
“哦?怎么说?”孙大海来了兴趣。
“这位高人既然选择匿名,说明他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我们如果大张旗鼓地去找,又是给奖励,又是给荣誉,反而可能落了下乘,引起他的反感。”江澈开始了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工作重点,不应该是‘找’,而应该是‘引’。”
“引?”
“对,引蛇出洞……啊不,是引凤来栖。”江澈连忙改口,“我们应该把宣传的重点,放在我们镇党委、政府知错就改、雷厉风行的态度上。比如,立刻处理相关责任人,立刻开展全镇安全大排查,把这些举措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出去。高人看到我们是真心实意地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搞形式主义,他自然会感到欣慰。等到时机成熟,说不定他自己就愿意站出来了。”
这一番话,堪称“官场正确废话”的典范。既拔高了领导的动机,又把“找不到人”的责任完美地推给了“高人自己不愿意出来”,还顺便给领导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大海听完,陷入了沉思。他看着江澈,眼神中的审视慢慢变成了欣赏。
这小子,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