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逸收回目光,没再盯着那面墙。刚才那一瞬的异样感像根刺扎在神经末梢,现在却没了动静。他抬手摸了摸胸口,那里安静得不像话,可他知道,九道纹路正藏在皮肉底下,缓缓流转。
“别愣着。”他开口,声音比刚才稳多了,“咱们得走。”
陈梦瑶还举着摄像机,镜头微微晃了一下。她没问去哪儿,也没问怎么走,只是默默把设备收进防水包,拉上拉链的动作干脆利落。
两人一前一后往潜水艇残骸的方向走。通道里积水更深了,每踩一步都溅起浑浊的水花。苏逸走在前面,右手时不时扫过断裂的金属边缘,指尖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紫光。融兵鼎自动感应到可用材料,那些扭曲的钢板在他经过时轻微震颤,像是被无形的手抚平。
“这玩意儿还能用?”陈梦瑶踢了踢半埋在泥里的推进器外壳。
“修修看。”苏逸弯腰捡起一块电路板,弹了弹灰,“发动机我熟,就是不知道这破船撑不撑得到岸。”
“不是去东海吗?哪来的岸?”
“先出这片海再说。”他把零件塞进随身背包,“永生会的人不会让我们安生走的,他们肯定在等消息。”
陈梦瑶没吭声,低头开始拆解控制面板。她的手指灵活地拨开线路,一边对照实验室里顺出来的工具箱,一边记录电压参数。几分钟后,她抬头:“主能源模块还在运转,虽然只剩三成电量,但够驱动小型快艇跑五十公里。”
“那就够了。”苏逸已经蹲在另一侧船体旁,掌心贴上裂口。融兵鼎缓缓释放热流,熔化的金属沿着缝隙流动,像焊枪一样将破损处重新连接。他的额头渗出汗珠,不是因为累,而是体内双鼎仍在适应母亲留下的力量波动,稍微用力就会有种错位的胀痛。
“你脸色不太好。”陈梦瑶递来一瓶水。
“没事。”他拧开喝了两口,“刚才是有点冲劲上来,现在压住了。”
她没再多问,转身继续忙活。两人一个负责结构加固,一个拼接动力系统,配合得像是练过千百遍。两个小时后,一艘歪歪扭扭但勉强能动的快艇浮在水面——它由两截潜艇残片拼接而成,顶部加装了从监控室拆下来的雷达天线,尾部则是用三台废弃推进器组装的复合引擎。
“能飞吗?”苏逸打量了一眼。
“能动就不错了。”陈梦瑶拍了拍驾驶舱,“燃料只够撑三个小时,通讯只能发短波信号,而且……”她指了指仪表盘,“没有导航,全靠手动校准方向。”
“我认路。”他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基因笔记。那是他在母亲遗物堆里翻出来的,封面写着“潮汐观测记录”,翻开后才发现全是手写批注,字迹清秀却密集得像蚂蚁爬。
他坐在船头翻了几页,忽然停住。
“怎么了?”
“她说地磁会变。”苏逸指着一段划红线的文字,“不是一直稳定那种,是跟着海水流动、岩层震动一点点起伏。如果呼吸节奏能跟上这个频率……”他闭上眼,慢慢调整呼吸,一呼一吸之间,胸口的鼎纹轻轻一跳。
紫气从皮肤下透出,极淡,几乎看不见。但周围的水面却起了变化——一圈圈细小的漩涡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和海底深处共振。
陈梦瑶迅速打开记录仪:“能量代谢速率提升了,比平时快三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