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旧档馆里的尘埃,一根名为“希望”的蛛丝

周默的账本上,女人的数据清晰地浮现出来。

【李雪梅,对您人情值:-10(一个来添麻烦的闲人)】

【当前状态:烦躁(原因:儿子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刚被老师电话约谈)】

周默笑了笑,没有被对方的态度激怒。他看到了对方桌角摆着的一盆小小的多肉植物,叶片有点发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单位,就是个人兴趣。”他语气诚恳,“我爷爷以前是凤凰市的老居民,前阵子过世了,留下张老照片,就想找找照片上的地方,算是个念想。”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足以打消大部分的戒备。

李雪梅的脸色稍缓,但依旧没好气:“念想?念想来我们这儿找?我们这是国家单位,不是给你家开的纪念馆。没手续,查不了。”

“姐,您看,我就随便翻翻,不给您添麻烦。”周默从背包里拿出一瓶包装精美的菊花茶,轻轻放在台子上,“天热,您润润嗓子。我听人说,这家的菊花茶清肝明目,对眼睛最好。您这工作天天对着电脑,最费眼睛了。”

李雪梅愣了一下,目光落在那盒菊花茶上。那正是她常喝的牌子,但包装是最新款的,比她自己买的要精致不少。

【叮!您对“李雪梅”进行了一次精准人情投资(一盒菊花茶+一次恰到好处的关心),消耗人情值:0.5。】

【预计回报率:300%。】

周默没有看账本,他只是看着李雪梅的眼睛。他注意到对方描眉时,眼睛微微眯着,显然有些视疲劳。

“你这小伙子,还挺会说话。”李雪梅的态度明显松动了,但还是摆了摆手,“东西你拿回去,规定就是规定。”

嘴上这么说,人却没有动。

周默也不坚持,他把菊花茶往里推了推,压低声音说:“姐,您桌上这盆‘白牡丹’,最近是不是没精神?这可不能总浇水,得多晒太阳,但又不能暴晒,最好是隔着玻璃晒。您看它这叶子都往下耷拉了,是缺光了。”

这一下,是真切地戳到了李雪-梅的心坎里。她这盆宝贝多肉,养了好久,最近确实状态不好,问了好几个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她狐疑地看着周默:“你还懂这个?”

“以前在老家,帮人打理过花圃。”周默随口胡诌,脸上却是一副专家的笃定。

李雪梅的眼神彻底变了。从审视,变成了好奇。她拿起那盒菊花茶,塞进抽屉,动作自然得仿佛那东西本来就属于她。

【李雪梅,对您人情值:30(一个懂事且有点意思的年轻人)】

“你要查的年代太久远了,纸质照片档案都在库房里,没手续谁也进不去。”她敲了敲桌子,压低声音,“不过……前几年搞数字化,市里几家老报社的图片库都移交过来了。你去三楼的电子阅览室,找一个叫‘凤凰旧影’的数据库,八五年以前的报纸照片基本都在里面。自己拿身份证刷卡进去,别说是我让你去的。”

“谢谢姐!”周默的眼睛一亮。

“谢什么谢,赶紧去,别在这儿杵着。”李雪梅挥挥手,重新拿起小镜子,但这一次,她没有继续描眉,而是对着镜子,拨了拨自己的卷发。

周默转身走向楼梯,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人情,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的买卖,而是精准的情绪按摩。

电子阅览室里人不多,很安静。周默刷了“周默”的身份证,找了个角落的电脑坐下。他熟练地找到了那个名为“凤凰旧影”的数据库,一个简陋的搜索界面弹了出来。

没有关键词,没有具体年份,只有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

他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一张一张地翻。

时间在指尖的点击中悄然流逝。屏幕上,一张张黑白照片闪过,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工厂的烟囱,拥挤的街道,人们脸上质朴的笑容……

周默的眼睛快速地扫过每一张照片的背景,寻找着那个熟悉的石门坎。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眼睛开始酸涩,但他没有停下。

就在他快要翻完七十年代末的所有照片时,一张照片让他猛地停住了鼠标。

那是一张新闻图片,拍摄的是一个工厂的技术表彰大会。照片的主体是几个戴着大红花的劳模,但他们的身后,背景的一角,赫然就是那个石门坎!虽然只露出了三分之一,但那独特的石料和雕刻纹路,与他手中的照片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