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紫禁惊雷,皇舆崩裂

追风隼的爪上还带着焦木残片,羽毛湿漉漉地贴在腿侧。陈墨刚接过那半幅炭字密报,门轴便猛地一响。

慕容雪大步踏入,震天雷引信缠在腕间未收,靴底溅着泥点,显然是疾行而来。她目光扫过桌上尚未收起的血账木箱,声音压得极稳:“京中传来急讯——陛下昨夜三更驾崩,遗诏未发。”

屋内烛火跳了一下。

陈墨没动,指尖轻轻摩挲腰牌边缘,青铜冷硬,硝酸甘油试管在夹层里发出细微碰撞声。他抬眼看向墙上悬挂的《坤舆万国全图》,京师位置早已用朱砂圈出,如今静静悬在那里,像一枚未落的棋。

“消息从哪来?”

“镇北军密线。”慕容雪站定,“快马加急,七百里换骑,今晨寅时抵庐州驿站。我亲自验了印信,是真的。”

完颜玉此时从廊外走进,肩头微湿,手中握着追风隼带回的蜡丸。她将蜡丸递上:“鹰带回来的,三日前绘制的京畿布防草图。原计划经澛港转送,因火船事耽搁至今。”

陈墨拆开蜡丸,展开绢图。线条粗简,但城门守将姓名、换岗时辰一一标注,东华、西直两门旁画有双圈,墨迹略深。

“赵明远的人。”他低声道。

完颜玉点头:“据细作回报,这两门守将皆为其旧部,半月前突然调防,名义上是轮值,实则已切断与兵部往来文书。”

陈墨沉默片刻,走到墙边,从暗格取出一面黑旗。旗面无纹,仅以玄铁为杆。他将其稳稳插入地图上的京师位置,动作干脆,没有半分迟疑。

这是陈氏家规中的“国丧举兵”之仪。旗立,则兵动。

“传令下去,召集幕僚议事。”

话音未落,完颜玉已抬手拦住欲出门的仆从。“不必了。”她语气冷静,“十二道城门昨夜尽数关闭,官道设卡,凡持牒者亦须盘查三遍。飞鸟难渡,更别说人。”

屋内一时静了下来。

苏婉娘留下的算盘还摆在案角,柳如烟验毒用的银针匣也未收走。这些痕迹尚未抹去,新的风暴却已扑面而来。

陈墨转身,目光落在窗外江面。雾气弥漫,水声沉闷。他忽然问:“胡万三的船队,现在何处?”

“按计划应在澛港待命。”完颜玉答,“盐纲已装,只等指令启运春税。”

“他可信?”

“三年南洋航线,七次遇劫,他从未误期。”完颜玉顿了顿,“右脸那道疤,是替你挡下倭寇火矢时落下的。”

陈墨不再多言,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封入竹筒,交予亲卫:“即刻送往澛港,令胡万三率队北上,沿运河北进,不得延误。”

亲卫领命而出。

不到半炷香,江面号角突起,三长两短,正是胡万三约定的联络信号。

众人疾步出府,登临江台。浓雾之中,十余艘盐船破浪而来,船身宽厚,满载白盐麻袋,表面看去毫无异样。可就在靠近码头的一瞬,船体两侧木板轰然脱落,坠入水中激起大片水花。

露出的不是船肋,而是铁甲加固的龙骨结构,底部赫然嵌着冲车基座,可承载蒸汽动力装置。每艘船甲板下都暗藏弩槽,舷侧预留火药舱位。

伪装战船,终于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