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的手缓缓松开,掌心留下五道浅白的指痕。他将袖口的玄铁护腕扣紧,转身走入书院旧址的庭院。青砖地面裂开几道细缝,一株野草从砖缝中探出头来,被他靴底碾入尘土。
“传令,火器司案卷封存,乙字巡余党暂不追查。”他的声音不高,却让身后众人脚步一顿。
胡万三眉头一皱:“那批细作已查到老驿馆,只差一步就能揪出幕后主使——”
“揪出来又如何?”陈墨打断,“杀几个影卫,换不来根基稳固。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痛快,是十年之后,无人敢再窥我机密。”
慕容雪站在廊下,手中令旗早已收起。她看着陈墨走向院中那根孤零零立着的竹竿,忽然明白了什么。
陈墨抽出腰间青铜腰牌,将竹竿插入地面,正对东方初升的日影。“三亩稻田换一丈学舍。从今日起,陈氏庄园每季盈余三成,尽数拨入学堂扩建。”
苏婉娘低头拨动翡翠算盘,珠串轻响,片刻后抬头:“若以工代赈,招募佃农修筑地基,可省去三分工钱。”
柳如烟翻开随身携带的册子,笔尖蘸墨:“讲堂分三区:东区授农政水利,中区设账务算学,西区专讲火器监造与情报辨伪。”
楚红袖冷眼旁观:“老塾师那边不会答应。昨日还有人在私底下骂,说女子商贾登台讲学,坏了礼法。”
“礼法?”慕容雪冷笑一声,迈步走入庭院中央,“我来教他们什么叫规矩。”
次日清晨,学堂旧址外聚集十余名老塾师。为首者手持戒尺,白须颤动:“女子不得执教,商贾之女更无资格论道!此乃祖制!”
苏婉娘缓步上前,未发一言,只将算盘置于石桌之上。她指尖翻飞,噼啪作响,不过半盏茶工夫,已列出“烟雨绫”染色、织造、运输、关税全流程账目。
“此布市价三十两,成本不过十二两。”她抬眼,“诸位若能算出更低之数,我当场焚毁算盘。”
无人应声。
慕容雪随即展开沙盘,摆出骑兵八阵图。她手持令旗,连发七道指令,三组木人骑兵在沙盘上变换阵型,进退如一。
“这是阴山之战突厥右翼溃败的复盘。”她收旗,“谁能指出破绽?”
老塾师面面相觑。一人硬着头皮上前,刚说“此阵不合《六韬》”,便被柳如烟翻开《风月录》截断:“《六韬》未载火药破阵,也未料敌可夜袭粮道。若按古法布阵,昨夜火器司早被烧成灰烬。”
众人默然。
三日后,新学堂地基落成。五座讲堂初具轮廓,东区已架起竹制水位计模型,西区墙上挂满火器部件图解。
首批结业弟子开始分配岗位。
李三河,原为陈氏盐场佃农之子,被派往账房接管盐税账册。旧管事拒不交出账本,冷笑道:“黄口小儿,识得几行墨字?”
李三河不语,只取来三月前的出入流水,对照火器司用盐记录,逐笔核对。至第三日黄昏,他将一叠账页拍在桌上:“三年间虚报耗盐两千斤,折银四百两。两名老吏,每月私扣三十斤,用于腌制私货。”
账房主事脸色煞白,当场瘫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