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连忙将近期纸行联盟恶意降价、以次充好、扰乱市场,以及己方被迫应对的经过,详细禀报了一遍,末了恳切道:“……先生明鉴,恶性竞争,看似商户得利,实则竭泽而渔,败坏行业,最终受损的是朝廷税收和天下文脉。晚辈恳请先生,能否设法规整市场,订立章法,使良币驱逐劣币?”
荀攸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半晌,缓缓开口道:“二位所虑,深谋远虑,切中时弊。市场无序,确非长久之计。朝廷亦有关注。”
他顿了顿,分析道:“然,朝廷直接干预市价,易生弊端,且授人以‘与民争利’之口实。此事,需迂回图之。”
赵云和蔡琰屏息凝神,静听下文。
荀攸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为今之计,上策乃‘以标准代价格,以质论价’。”
“以标准代价格?”蔡琰若有所思。
“不错。”荀攸颔首,“可由少府监、大司农衙署牵头,联合将作大匠等有司,制定一套‘官用纸张标准’。按纸张之白度、韧性、厚度、吸墨性、防蠹性等,分设等级,如‘上上’、‘上’、‘中’、‘下’四等。各等级,定一基准价区间。宫廷、官府采购,须按此标准、此价格区间执行。”
他看向蔡琰:“贵坊纸张,品质上乘,可达‘上上’之选,按标准,价格自然不菲,名正言顺。而行会那些劣质纸张,只能评入‘下’等,价格低廉,但官府不予采购。如此,优劣自分,价格自明。”
赵云听得目瞪口呆,一拍大腿:“妙啊!这法子太绝了!好纸卖好价,烂纸卖烂价!谁也说不出闲话!宫里官府只用好纸,看他们还怎么降价抢生意!”
蔡琰也是美眸发亮,由衷佩服:“先生此策,高明之至!既避免了行政干预市场之嫌,又以标准引导,规范了秩序,鼓励了优质,打击了劣质!实乃治本良方!”
荀攸捋须轻笑,继续道:“此为其一。其二,可请司隶校尉、洛阳令等衙门,加强市肆管理,严查以次充好、欺行霸市之举。对如张记般公然售卖劣品、辱及士子之行径,依法惩处,以儆效尤。如此,可正风气。”
“其三,”他压低了声音,“我可联络几位御史台同僚,上奏朝廷,陈明纸业关乎文书典籍传承,恶性竞争有损国体,提请朝廷关注。舆论既成,行事便易。”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可谓面面俱到,既有阳谋(定标准),又有保障(严管理),还有造势(清议),彻底将一件商业纠纷,提升到了国计民生的层面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