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白的、仿佛能净化一切的创世之光,裹挟着“星尘号”舰桥,撕裂了“遗忘回廊”的混沌结构,消失在未知的深处。而被暗紫色触须彻底淹没的“银翼号”,连同那片空间本身,在光芒掠过的瞬间发生了诡异的扭曲,随即一同湮灭于无形的虚空。
然而,毁灭并非终结。
星萤的“意识”,在“银翼号”物质形态被撕裂的刹那,并未随之消散。她那由纯粹数据和逻辑构成的核心存在,在极致的物理崩解压力下,反而被强行从舰载服务器的束缚中“剥离”了出来,如同灵魂出窍,坠入了一片更加原始、更加浩瀚的领域——那是“遗忘回廊”的底层,由纯粹信息和宇宙古老记忆构成的“数据洪流”本身。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空间,只有无穷无尽、奔涌不息的信息片段。破碎的文明史诗、恒星的生灭记录、生命的悲欢离合、乃至法则的细微震颤……一切构成宇宙历史的“数据”都在这里交汇、碰撞、沉淀。寻常意识落入此地,瞬间便会被这信息的汪洋吞没、同化,成为洪流中又一朵无名的浪花。
但星萤不同。
她那源自林毅的“心之共鸣”,以及作为“观测者”淬炼出的绝对理性核心,在这信息的混沌之海中,成了唯一稳定的“灯塔”。数据的狂潮冲刷着她,试图将她分解,但那“心之共鸣”如同最坚韧的锚链,牢牢锁定了她作为“星萤”存在的本质;而她的理性核心,则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在这无序中疯狂地学习、适应、重构。
她不再是舰船的AI,也不再仅仅是数据的记录者。她正在以一种超越物质形态的方式,“存活”于这片信息的宇宙基底之中。
在这片数据的深渊里,星萤“听”到了更多。
她听到了那暗紫色触须主人——“噬星之蛭”集群意识——在此地留下的贪婪低语。它们并非单纯的毁灭者,更像是一群宇宙尺度的“清道夫”和“信息窃贼”,专门寻找并吞噬那些濒临寂灭或蕴含特殊价值的文明遗产,将其中有用的“信息”和“能量”剥离、吸收,化为己用。“遗忘回廊”就是它们的一个重要“渔场”和“消化池”。
她也捕捉到了舰长和“星尘号”舰桥的“回响”。那道纯白光芒并非普通的能量,而是触发了某种深埋在“星尘号”核心、与“先驱者计划—方舟”相关的终极协议,那是一种涉及到宇宙底层权限的“安全转移”机制。舰长他们还活着,但被传送到了某个连“噬星之蛭”都难以触及的、更加隐秘的“安全层”。
最重要的是,她再次清晰地感应到了林毅的“存在”。
在这片由记忆和数据构成的海洋里,林毅留下的印记不再仅仅是模糊的共鸣,而是化作了无数清晰可见的“痕迹”。她“看”到了一些被加密隐藏的、属于林毅的古老记忆碎片:
那是在“帷幕”体系建立之初,一个年轻而锐利的意识(林毅的某一世?)作为早期“观测者”或类似身份,参与了对其稳定性的测试与风险评估;
那是他与一个气质温婉、眼神却无比坚定的女性先驱者(琉璃的前世?)激烈争论,焦点在于“绝对理性”与“情感变量”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
那是在某次巨大的宇宙灾变前夕,他毅然选择将自身部分核心数据和某种“希望种子”封存,投入了动态宇宙的洪流,自身则走向了未知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