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书房内再次坐满了人。这一次,议题不再是阴谋与杀机,而是关乎民生与未来的发展大计。

王景,这位被朱平安从人才市场兑换出来的水利大家,此刻正站在地图前,眼中闪烁着一种技术人员特有的狂热与自信。他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摊开了一幅他亲手绘制的、更为详尽的水文地图。

“主公,各位大人,”王景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一道道蜿蜒的蓝色线条,“卑职这两个月,走遍了景云、云安两县的山川河流,勘测了每一处的水文数据。景云之地,水系天成,但如萧何大人所言,未经梳理,犹如人体经脉堵塞,一身力气使不出来。”

他的手指,最终在地图中央,画出了一条粗重的红色线条,这条红线如同一条主动脉,将两县境内所有主要的河流湖泊,全部串联了起来。

“所以,卑职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修建一条贯穿景云南北的人工运河,卑职称之为,景云大运河!”

此言一出,连见多识广的萧何与荀彧,呼吸都为之一滞。

他们凑到地图前,目光顺着那条霸道的红线移动。这条线北起景昌县的盘龙江,南至云安县的镜湖,沿途串联起十数条大小河流,几乎将整个景云之地的水网,彻底盘活。

王景的声音带着一丝激昂:“此运河一旦修成,其利有三!其一,可彻底解决两县数十万亩良田的灌溉问题,旱可引水,涝可泄洪,使景云再无水旱之忧!其二,可成一条水上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货物,皆可由水路运输,成本十不存一,极大促进商贸流通!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将把景昌、云安两县,真正连为一体,人心、经济、政令,皆可顺流而下,景云之地,将固若金汤!”

萧何与荀彧看着地图,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运河之上舟船如织,两岸良田万顷的繁荣景象。这个计划的魄力与远见,让他们感到由衷的震撼。

震撼过后,是冰冷的现实。

萧何轻轻敲了敲自己的额头,仿佛想让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王景先生,你这个计划……宏伟是宏伟,只是,这得花多少钱?动用多少人力?我这算盘还没拨,就已经快要冒烟了。以我们景云现在的财力,怕是……”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支撑不起。

荀彧则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难题,他指着地图上那条红线穿过的一片片区域,神情凝重:“财可筹,人可募,唯独这人心与祖地,最是难移。运河沿线,规划所经之处,皆是良田。其中大半,都属于景云本地几大宗族的族田。这些宗族,在此地盘踞百年,族人众多,盘根错节,在乡里一呼百应,连官府都要让他们三分。要他们出让祖宗传下来的土地,无异于虎口拔牙。”

小主,

景云之地的李家、赵家等宗族,是地地道道的地头蛇。他们的势力渗透在地方的方方面面,族田更是他们的命根子,神圣不可侵犯。

书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沉重起来。一个关乎未来的宏伟蓝图,却被“钱”和“地”这两座大山,死死地挡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