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书房内,陈万金一案的尘埃刚刚落定,喜悦的气氛却并未持续太久。
萧何将一本整理好的卷宗放在朱平安面前,眉宇间凝着一抹化不开的愁绪。“主公,‘统购统销’之令,虽能解一时之急,却非长久之策。”
他伸出手指,一一点在桌面上,声音沉稳而有力:“其一,如何定价?官府定价,高则国库亏空,低则民怨四起,众口难调。其二,如何衡量品质?粪有干湿,肥有效力,一刀切的收购,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百姓只求数量,不重质量。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何防范官吏贪腐?”
萧何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只要是官府经手,就免不了上下其手。今日我们能查出一个陈万金,明日就可能有无数个小吏在秤上做文章,在品级上动手脚。到那时,主公的仁政,反而会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
朱平安靠在椅背上,指节轻轻敲击着扶手。萧何提出的问题,个个都切中要害,这也是他心中最大的顾虑。一个看似简单的民生举措,背后牵扯出的,却是整个官僚体系的执行难题。
就在书房陷入沉默之际,一直静立一旁,仿佛在神游物外的荀彧,忽然上前一步,对着朱平安微微躬身。
“主公,堵不如疏。”
他声音温润,却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让朱平安和萧何的精神都是一振。
朱平安抬眼看向这位素来沉静的谋士:“文若有何高见?”
“我等不必‘统购统销’,”荀彧不疾不徐地说道,“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交易所’。”
“交易所?”这个词对朱平安来说熟悉又陌生,而对萧何而言,则完全是闻所未闻。
荀彧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仿佛不是在谈论污秽的粪土,而是在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正是。由官府出面,设立一个官方的平台,我们称之为‘景云黑金交易所’。所有‘黑金’的买卖,都在此地进行。官府不直接参与交易,我们只做三件事:制定规则,监督执行,以及……仲裁纠纷。”
他顿了顿,见朱平安和萧何都在凝神倾听,便继续抛出了他的核心构想。
“此法有三大核心。其一,名为【仓单制】。”荀彧伸出一根手指,“百姓将自家的‘黑金’送至官府指定的仓库,由莫非学士的团队进行专业的检验,根据其肥力、干湿、品相,分为上、中、下三等。随即,官府便发给百姓对应等级和数量的‘仓单凭证’。此凭证盖有王府大印,见票即可在仓库提取实物,它本身,就是一种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