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帝?”朱平安咀嚼着这两个字,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比那日祭典上张秉正冰冷的目光更甚。原来那老狐狸,竟是在以整个泰昌的未来为棋盘,而他们这些皇子,不过是棋盘上待选的棋子。
三日后,尘埃落定。
泰昌帝的圣旨如期而至,措辞严厉,历数太子朱承泽桩桩罪状:不悌祖母,奢靡无度,怠于政务,更甚者,包庇外戚,挪用国库,以致德行败坏,不堪为国之储君。即日起,废黜太子之位,圈禁于宗人府反省。
至于坤宁宫那位,圣旨则温和了许多,只说皇后王氏教子无方,深感自责,即日起于宫中静心礼佛,非召不得出。
一石激起千层浪。
储君被废,国本动摇。京城之中,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无不议论纷纷。朝堂之上,更是暗流汹涌。太子之位骤然空悬,宛如一块肥肉,引得群狼觊觎。
众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汇聚到了六皇子朱平安的身上。这位昔日最不受待见的皇子,如今已是炙手可热,风头无两。
六皇子府,书房内。
“张秉正此人,忠于的从来不是某一位皇子,而是整个泰昌王朝的江山社稷。” 狄仁杰手中端着一杯清茶,徐徐开口,为朱平安解开了“选帝”之惑。
“在他眼中,太子朱承泽显然已是不合格的继承人。他先前在祭典上对殿下发难,并非单纯为了攻击,更像是一场严酷的‘压力测试’。他想看看,殿下在绝境之下,是否有力挽狂澜的智慧与魄力,是否有资格,成为这泰昌未来的掌舵人。”
朱平安默然。他想起张秉正那双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睛,心中了然。原来这位首辅大人,才是这场夺嫡之战中,隐藏最深的“最终考官”。他以泰昌国运为赌注,冷眼旁观着皇子们的厮杀,只为挑选出最合格的继承者。
“如此说来,我倒是要感谢他了?”朱平安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意。
荀彧在一旁补充道:“殿下不可掉以轻心。张秉正虽有‘选帝’之心,但他更看重的是制衡。他不会轻易让任何一位皇子独大。如今太子已废,他必然会更加关注其他几位皇子,甚至…扶持新的力量。”
贾诩则阴恻恻一笑:“管他选帝还是选婿,只要挡了殿下的路,都得搬开。”其言语间的狠辣,让书房内的温度都降了几分。
就在此时,府外传来通报,宫中来人,说是六皇子生母,娘娘请殿下即刻前往其在宫外的别院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