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朱平安便带着萧何,径直前往户部衙署。
户部尚书孙康年,已年过花甲。
他头发花白,一双老眼却不时闪烁着精光。
在朝中,此人素有“老狐狸”之称。
听闻六皇子朱平安亲自引荐一位“奇才”前来,他心中早已盘算开了。
“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孙康年满脸堆笑,对着朱平安拱手行礼,姿态放得极低,仿佛真是诚惶诚恐。
朱平安虚扶一把,微笑道:“孙尚书不必多礼。”
“今日前来,是为向尚书举荐一位能人。”
他微微侧过身,将身后的萧何引荐给孙康年。
“这位是萧何先生,于算学一道颇有心得。”
“本王以为,可为户部臂助,协助整理账目,厘清财政。”
孙康年目光在萧何那一身洗得略微发白的青衫上轻轻一扫,心中已然了然。
又是一个想借着皇子门路,来户部这种油水衙门镀金的年轻门客。
他见过太多这样的所谓“奇才”了。
不过,这位六皇子如今虽圣眷不显,倒也不必过分得罪。
“原来是萧先生,失敬失敬。”
孙康年脸上依旧挂着热情的笑容,对萧何拱了拱手,语气却是不咸不淡,透着一股官场老油条的敷衍。
“殿下举荐之人,老夫自然信得过。”
“户部事务繁杂,正缺人手,萧先生肯来帮忙,那是再好不过了。”
一番滴水不漏的客套之后,孙康年便唤来一名户部主事,不轻不重地吩咐道:“给萧先生在后院寻一间清静些的屋子。”
“再将往年积压的账簿,搬一些过去,供萧先生参阅。”
那主事也是个在官场浸淫多年的机灵人,一听便明白了尚书大人的弦外之音。
这所谓的“参阅”,不过是打发人的场面话罢了。
于是,萧何被领到了一间位于户部衙署最偏僻角落的屋子。
房间不大,光线也有些昏暗。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年纸张特有的霉味,以及淡淡的尘土气息。
屋角,堆放着小山一般高的陈旧账簿,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显然已经许久无人问津。
萧何对此却毫不在意,脸上不见丝毫愠色或失落。
他只是平静地对那主事道了声谢。
随后,便在那张同样积了灰的桌案后,安然坐下。
接下来的几日,萧何每日都准时来到户部。
他不与任何人多言,也不去巴结奉承任何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