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得还算体面,对方虽有些遗憾,但也保持了风度,最终以普通朋友的关系相处。
她以为这段小插曲就此落幕,并未过多在意。
但不知从何时起,时危却对她产生了特别的关注和心思。
他的关注起初悄无声息,如同蜘蛛编织最初的网线,关注的细致入微,却又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极有耐心地布下诱饵,等待猎物自己一步步踏入陷阱。
黛柒起初并未警觉。
起初是在更多的场合“偶然”地遇见她。
而且总能在最“恰巧”的时刻出现。
他自然地在她与人交谈陷入短暂冷场时接话,妙化解尴尬,言辞体贴,风度无可挑剔,
自然地将她从略显尴尬的搭讪中带离,有时是“顺路”一起去某个地方,无形中隔开了潜在的同行者,有时甚至只是一个短暂的停顿,一个介入对话的眼神,他那无可挑剔的礼貌和隐隐的压迫感,便能让那些跃跃欲试的男生自觉退避三舍。
黛柒偶尔会觉得巧合得有些微妙,但很快又被他的坦然态度说服,
她将他所有超乎寻常的细致关照,都归因于他本身的完美人设和良好教养。
“照顾者”的形象,就这样在日常琐碎中悄然确立,根深蒂固。
而他,似乎乐在其中。
她努力维持着表面的礼貌和距离,但在他无孔不入的“照顾”下,那点距离感正在被一点点蚕食。就这样两人越走越近。
可认知的偏差如同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在各自的轨道上延伸。
他将她接受帮助、并未强烈排斥他介入的行为,视作一种默许,一种无声的靠近信号。
他享受这种逐渐“蚕食”她周围空间的过程,看着她慢慢习惯他的存在,如同温水煮蛙。
那是一次看似寻常的夜晚,他主动提出送她回家。
在那时他第一次向自己坦白了自己的心意。
黛柒的心猛地一沉。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她停下脚步,转过身,用一种尽可能平静而坚定的语气,直视着他那双总是含笑的、却看不透底的眼睛,
“学长,抱歉,我只是把你当作普通朋友罢了。”
她斟酌着用词,试图保持礼貌,
“我目前,是没有发展任何恋爱关系的打算和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