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金融区的爆炸戏是烈火烹油,那么深入芝加哥南区真正的贫民窟——纳罗斯区(The Narrows)的拍摄,则是一场在泥泞与绝望中跋涉的苦修。
剧本中哥谭市最混乱、最堕落、滋生着最底层罪恶的“奈何岛”(Narrows),其原型就取材于这里。狭窄、肮脏、堆满垃圾的街道;
墙壁上覆盖着层层叠叠、色彩刺眼的涂鸦和斑驳的霉菌;空气中永远飘荡着劣质酒精、大麻和绝望的气息。这里的居民,眼神麻木或充满警惕,对闯入的庞大剧组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敌意。
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剧本中“奈何岛”的末世感,汪言决定大量采用实景拍摄,只进行最低限度的美术加工。这意味着一场硬仗。
“导演!我们放在街角的那个关键道具——生锈的消防栓,被偷了!”
“汪!我们租用的两盏大功率HMI灯,电缆被剪断了!”
“老大!刚才有个本地帮派的小头目带人过来,说要收‘场地保护费’,不然就让我们的拍摄进行不下去!”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负责外联的制片主任急得满头大汗,安保组长杰克·罗林斯(选景导演,因熟悉环境被临时抽调负责安保协调)脸色阴沉。
这里的环境比预想的更加恶劣,当地势力的敌意和底层居民的排外,让拍摄举步维艰。
汪言站在一条散发着恶臭的小巷入口,看着墙壁上那幅被新喷上的、覆盖了剧组精心布置涂鸦的挑衅性涂鸦——一个巨大的、滴血的蝙蝠标志,下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滚出我们的地盘!(Get Out!)”。
他脸上没有任何愤怒或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