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我的朋友陈默死了。
官方报告说是心脏骤停,就在他刚搬入不久的新公寓里。发现时,他蜷缩在卧室门后,眼睛圆睁,仿佛看到了极致的恐怖。没人理解,一个年仅二十八岁、身体健康的小伙子,为何会这样毫无征兆地离去。
作为他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后与他通过电话的人,我(李哲)觉得有必要记录下他生前最后几天的遭遇。这一切,都要从那个诡异的“邻居”说起。
陈默的新公寓在城西一个叫“光华苑”的老小区。房子不错,南北通透,租金也便宜,唯一的缺点是户型——长长的走廊连接着客厅与卧室,尽头就是卫生间,深得像一条喉咙。用陈默自己的话说:“晚上上厕所跟探险似的。”
悲剧的序幕,在他入住一周后的某个深夜拉开。
那天晚上快十二点了,陈默刚加完班回家,正瘫在沙发上刷手机。屋里很安静,只有冰箱的低频噪音在嗡嗡作响。
忽然,传来了敲门声。
不是急促的拍打,而是非常清晰、缓慢的三下。
叩。叩。叩。
声音来自入户门。
陈默一个激灵坐起来。这么晚了,谁会来找他?他在这栋楼里谁也不认识。他屏住呼吸,蹑手蹑脚走到门边,没敢开灯,小心翼翼地把眼睛凑近猫眼。
楼道里的声控灯没亮,外面是一片浓稠的黑暗。借着手机屏幕微弱的光,他勉强能看到门口空无一人。
他以为是幻听,刚想退回客厅。
叩。叩。叩。
敲门声再次响起,依旧不紧不慢,仿佛就响在他的鼻尖前。这一次,他清晰地感觉到,敲门带来的轻微震动透过门板传了过来。
陈默心里有些发毛,壮着胆子压低声音问:“谁啊?”
门外没有任何回应。
他再次贴上猫眼,那片黑暗似乎更浓了。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手机的光无意中晃了一下,他看到了——在猫眼视野的最下方,紧贴着地面,有一片比黑暗更深的阴影,像是一团蜷缩的人影。
那东西,太低了,低得根本不像是正常人站或蹲着的高度。
陈默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他不敢再出声,也不敢开门,退回客厅,把电视声音调大,坐了一夜。
第二天,他检查了门口,什么也没有。他安慰自己,可能是楼下的醉汉,或者什么恶作剧的孩子。
然而,第二天深夜,几乎在同一时间,敲门声又响了。
叩。叩。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