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杨振回过头,看着崇岳,眼神中带着几分羡慕之色,说道:“先生这文采确实不一般,出口成章,若这诗句出自我之口,我定要将它刻在县衙的门柱上,让过往之人时时观看!凭先生这文采,想来今晚会大放异彩!”
崇岳听到杨振说自己文采好,不由的摇了摇头,道:“我可没这好功底,这不过是我想起以往先贤的诗句罢了!”
杨振自认为饱读诗书,却怎么都想不起来这诗句是出自何人之手,便心中只道是崇岳谦虚而已。
而后崇岳突然止住脚步,疑惑的看向杨振,问道:“你说今晚凭我这文采会大放异彩,莫不是有什么诗会不成?”
杨振笑了笑,拉着崇岳继续向前走去,同时说道:“莫要猜了,到了便知!”
崇岳无奈的摇了摇头,只得跟随杨振继续前行。
没多久,崇岳便随着杨振来到桃源楼旁边,此时桃源楼已是宾朋满座,一楼大堂更是人声鼎沸,小二更是忙的不可开交,跑前跑后一刻不闲。
站在店门外的李掌柜一看到县令杨振,便一路小跑的来到杨振身旁,躬身一礼,道:“大人您来了,这边请!”
说罢便侧身引着杨振与崇岳,越过桃源楼,直直的向江边走去。
不远处的江边停靠着一艘画舫,这画舫长五六丈,宽约两丈,看样子容纳个四五十人不成问题。它形似一座水上楼阁,此时已是灯火通明,到处都挂着灯笼。透过画舫的雕花窗棂,可以看到舱内人影晃动,琴声与谈笑声顺着江风飘来,早已是一派热闹景象。
崇岳看着如此热闹的画舫,不禁好奇道:“以往这画舫都是空着,我还以为那就是个摆设呢,怎么今日如此热闹?”
前面侧身引路的李掌柜刚想开口解释,便被杨振以眼神制止,而后就听到杨振说:“平日不年不节的,这画舫自然空着了,今日上元么,庆祝庆祝!李掌柜,你说是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