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画中玄机,殿前暗涌
小太监的话如同鬼魅般钻入耳中,随即消失在人潮里,留下林凡独自站在原地,心中警铃大作。高常侍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还指定了画作细节! 这绝非偶然的赏识,而是赤裸裸的试探,甚至可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山居秋暝图》?樵夫的眼睛?这其中藏着什么秘密?是高常侍确认他身份的方式?还是某种传递信息的暗号?林凡大脑飞速运转,脸上却不敢有丝毫异样,只能维持着“林修远”那略带拘谨和疏离的表情,随着人流走向兰台殿的签到处。
宫殿巍峨,琉璃瓦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光芒。殿内早已布置妥当,熏香袅袅,丝竹隐隐。受邀的宗室子弟、翰林清流、以及少数像“林修远”这般以才名被荐的寒门士子,已三五成群,或欣赏四壁悬挂的古画,或低声交谈,气氛看似风雅和谐,但林凡敏锐地察觉到,不少人的目光都在不经意地扫视着周围,带着审视与算计。
他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悄然扫过全场,搜寻着那个目标——高常侍。
很快,他在大殿主位旁侧的回廊下,看到了那个身影。高常侍年纪约莫五十上下,面白无须,身材微胖,穿着一身深紫色宦官常服,脸上挂着看似谦和、实则透着精明的笑容,正与一位宗室老王爷低声说着什么,眼神偶尔扫过殿内,锐利如鹰。
赏珍会正式开始,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翰林主持。淑妃娘娘凤驾并未亲临,由高常侍全权代表。流程无非是品评书画,吟诗作对,展现风雅。林凡(林修远)谨言慎行,只在被问及时,才依据影阁提供的资料,发表一些中规中矩、不失水准却又不出挑的见解,完美符合一个有些才学但性格孤僻的士子形象。
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幅即将被展示的《山居秋暝图》上。这是一幅前朝名家的仿作,笔法精湛,意境幽远。画中群山层叠,秋叶斑斓,一间茅屋隐于林间,溪流潺潺,而近景处,果然有一个背着柴薪的樵夫,正沿着小径下山。
终于,轮到鉴赏此画。画卷被两名小太监小心翼翼地展开,悬挂于特制的画架上。众人围拢过来,啧啧称奇。林凡也随着人流上前,目光第一时间便精准地投向那个樵夫。
樵夫画得并不醒目,混在山景中,但眼神却描绘得极为传神——那是一种饱经风霜、看透世事的淡然,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然而,林凡仔细看去,却并未发现任何明显的异常或隐藏符号。
高常侍在一旁微笑着介绍此画来历和妙处,目光却似有似无地扫过林凡的脸,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林凡心知考验时刻到来。他不能无动于衷,也不能反应过度。他微微蹙眉,装作仔细端详状,沉吟片刻,方用一种带着几分不确定的语气,低声自语般喃喃(声音恰好能让附近几人听到):“奇哉……这樵夫的眼神……看似淡然,细观之下,却似有‘青雀衔枝’之相,暗合画外之趣,莫非暗藏玄机?”
“青雀衔枝”! 这是母亲账册中提到的暗号,也是“青雀”这个代号的来源!林凡这是在兵行险着,用对方可能熟悉的暗语进行反向试探!若高常侍真是核心人物,必然对此敏感!
话音落下,林凡能清晰地感觉到,高常侍那看似随意的目光骤然一凝,虽然瞬间便恢复如常,但那一闪而过的锐利,却被林凡精准捕捉!有戏!
然而,高常侍并未立刻接话,反而转向另一位正在夸赞画作云气缭绕的官员,笑着附和了几句,将话题轻轻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