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有荣从未涉足官场,几个月下来,连门槛的窍处也没摸清。心里虽急,却始终找不到那以权换钱的门路。

实则,他能补上这缺,倒不是运气多好,不过是有些人早早看明了风向,选了激流勇退。称病的、辞官的,空出了几个位置,才轮得到他这一类人顶上去。

宋少轩先是陪着他日日吃喝,什么讲究吃什么。起初是挑些小馆子尝特色。宣武门外半截胡同里有家“广和居”,是文人墨客、雅士名妓常聚的地方。

说是饭馆,实则是拿一套四合院改的。临街三间房作门面,接待散客。里头大小房间隔成雅座,容得三五人小酌。

他俩头一回见面,谭有荣就被带到了这儿。起初他没把这小馆子放在眼里,直到进了雅间,才觉出别有洞天。墙上一幅字更让他吃了一惊。

“宋小哥,这……这难道是帝师的墨宝?莫非他也常来?”谭有荣指着字问。

“呵呵,若只是寻常地方,哪敢带您来。翁大人时常光顾,夸这里清静雅致,是小酌的好去处。”宋少轩一边笑说,一边引他入座。

待他坐定,宋少轩开口道:“您头一回来,我也是头一回做东,可不能马虎。招牌菜全都上一道,您尝尝。”

说罢便招呼堂倌点菜:“潘鱼要一个,这可不能少。炒腰花、江豆腐也得上。今儿的干贝怎样?”

堂倌回话:“您放心,刚打大连运到,个个又大又肥。给您清蒸一盘?”

“成,那就来一盘。”宋少轩转过来问:“谭大人能不能吃辣?这儿有道川省的辣鱼粉皮,味道极好。若能吃辣,不妨一试。”

谭有荣从未到此,只道:“宋小哥安排便是,我都行、都行。”

“得嘞,就先这几样。再来坛女儿红,尽快上菜。”宋少轩一挥手,打发堂倌下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