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席卷京津粤沪的金融风暴,终于到了难以掩盖的地步。在宋少轩看来,这不过是一场类似后世的融资骗局。不过竟在这个时代如此上演,令他颇感意外。
整件事起因于汽车工业的爆发式增长。列强造车,急需橡胶,其开采成本每磅仅1.6先令,市场售价却高达10先令以上,利润惊人。
暴利驱动下,橡胶企业纷纷上市。原本股价十元的橡胶公司,短时间内就被炒高至一百八十元,市场陷入狂热。
随之而来的,是四大金融重镇涌现出大量集资公司。京城某洋行的商人推出名为“蓝格子”的投资产品,面值六十两,每月派息十二两五钱。如此高息诱惑之外,“蓝格子”市价还一路飙升至近千两,令无数达官贵人趋之若鹜。据估计,当时权贵阶层投入的资金已达四千万两白银。
然而市场已显疲态,尽管预测显示花旗国今年的橡胶采购额将突破七千万美金,但可靠消息指出,对方并无意照单全收。
一旦供应过剩,橡胶势必滞销跌价,这场建立在投机之上的融资泡沫也将随之破灭。无人能逃脱这场灾难,损失的将是所有卷入其中的人。
宣统二年(1910年)三月,沪上橡胶股的价格终于撑不住了。洋人资本此时已嗅到泡沫将破,悄然布局退路。
正值京城陷于一片压抑与惶惑之中,另一桩惊天大事猝然爆发——次日,所有报刊头版都被同一则新闻覆盖,街头巷议哗然。
那天清晨,宋少轩刚洗漱完毕,一挑门帘,却蓦地怔在原地。天才刚亮,茶馆里却已如沸水般翻腾喧闹,座无虚席。每个人都在激烈议论着同一件大事:昨夜,有人行刺摄政王!
宋少轩不用旁人告知,心里早已清楚是谁所为。此刻的行刺者被众人视作英雄,可将来……就未必是这般风评了。他早知道刺杀并未成功,因此旁人激动万分,他却异常平静。
他叫长贵给他端来碗烂肉面,打算吃完就去工地看看。坐在柜台前,他照例打开了直播间,让观众们也亲历这场惊天大事——汪兆铭刺杀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