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宋少轩虽看不透门道,却晓得这类物事在后世并不稀罕,连茶馆里都随处摆着。可既然天叔说好,他心头不免一动:或许……

交易既成,宋少轩一身轻松,背着手踱出门去。今日他横竖是不愿守在店里了。往荷包里揣了一锭小银,抱起纸匣便出了门。

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索性学堂也不赶了,直播间也不关了。清早先拐去街口,痛快喝一碗羊杂汤。

天色才蒙蒙亮,摊头已经支起大锅,热腾腾的白气混着肉香漫了一街。这是内务府辖下专管牛羊的地方,叫庆丰司。

每日宰牛杀羊都在后半夜,最新鲜的下水天不亮就送到相熟的摊家。不过若不是认得庆丰司总管那位少公子陆嘉明,这下水是万万买不到的。

汤是彻夜熬的骨头底,浓白滚烫;羊杂处理得极干净,毫无腥气,反而透着药材淡淡的香。据说是白家的厨子给的两个秘方,才能如此去腥增香。

随意坐下跟说“来一套”,摊主就麻利地捞起羊杂,快刀切作薄片,浇汤、撒香菜、点辣椒油,动作一气呵成。

宋少轩在路边就着碗喝,热汤滚过喉咙,一路暖进胃里。再咬一口刚出炉的芝麻烧饼,酥脆裹着麦香,真真是绝了。这般痛快,也只花了十二个铜板。

他吃得额角微微冒汗,身心俱舒,这才信步往琉璃厂逛去。原本也可就近去大栅栏,可那儿早已不是从前。

庚子年义和团一把火,连西药房带整条木构街铺烧得干干净净。固然后来重修了,新起楼阁终究少了往日那股风韵。

于是他悠悠绕去琉璃厂,心里还惦着刚才那碗汤的暖意。翻翻书,散步消食。这处瞧瞧,那处看看,如今书价虽贱,却也只限于那些科举旧籍。至于新学洋书,仍是金贵得很,薄薄一册动辄数两银。

宋少轩信步闲逛,挑了一册宋版戏文、一本皮面英文小书,统共花了五两银子。又将两本女儿识字的启蒙读本揣进纸匣,去松鹤斋带了些笔墨纸砚,盘算着回去教家中两个丫头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