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金色纹路,观测之眼

这不是推演模型能解释的范畴。这些“我”不是记忆回放,也不是未来预演,而是……真实存在的意识投影。她们被某种机制封印在巨卵表面,如同标本般陈列。

幻灵珠自动归档最后接收的数据流。日志显示,在某一帧画面中,其中一个“我”突然转头,直视镜头,嘴角微扬。该帧的熵值波动异常,标记为“非自然行为模式”,编号#24-02。

我未深究。

此刻更值得警惕的是身体的变化。左眼金纹持续震颤,每一次跳动都与金色眼睛的脉冲频率同步。混元盘古甲的灵藤封印环竟开始自主修复,断裂处缓缓生长出新的藤蔓,缠绕于下颌。修复过程中,藤蔓释放出微弱的青光,那光的频率,竟与青冥灵根完全一致。

这不是单纯的修复。

是改造。

我再次以舌尖血涂抹左眼,建立痛觉反馈回路,监控金纹活性。同时,引导那股青光流入幻灵空间,注入心源树幼苗,测试其与灵根的共鸣强度。

幼苗瞬间抽枝,三寸新芽破土而出,叶片泛起淡淡的金纹。紧接着,一朵虚幻的金色花影在树顶浮现,花心似眼非目,旋转一瞬,随即枯萎。幼苗迅速褪色,化为灰烬,随风散去。

代价显现。

这种改造不可控。它在借用我的生命本源,试图将我推向某种未知的形态。而那朵金色花影,绝非幻灵珠自发生成,更像是某种更高意志的投影。

我调出幻灵空间的残留数据,扫描灰烬区域。果然,在灵田最深处,一道微小的金色刻痕残留于地表。形状似“眼”,却非人类文字,带有古老符文的结构特征。我将其录入未解信号库,编号#24-01。

推演模块自动比对,发现该刻痕的波形残迹,与地球图书馆旧书页上的霉斑纹理高度吻合。这一发现并未让我震惊,反而确认了一件事:地球与混沌的连接,远比观测者所言更深。那些旧书,那些霉斑,或许本身就是某种被遗忘的法则编码。

我闭目,将金色眼睛的权限收回至最低层级,仅保留基础观测功能。它已不再是单纯的推演辅助,而是与“原初之心”宿主身份共鸣的觉醒器官。它的每一次开启,都在重塑我的神魂结构,也在悄然改变我的生命形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改变的方向,尚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