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笔的笔尖悬在浮空岩表面,距离那滴将落未落的血珠仅有半寸。右拳的伤口还在渗血,青光顺着指缝蜿蜒而下,与灵根的搏动频率隐隐同步。我正要落笔复刻火鸦翼上那个“生”字残角,左眼却骤然失焦——幻灵珠碎片像被无形之手猛然闭合,整片视野瞬间陷入黑暗。
识海深处响起尖锐警报,不是声音,而是纯粹的法则震荡,直接作用于神魂结构:“高维凝视,等级未知,启动‘护魂协议’!”
来不及反应。一股柔和却不可违逆的力从识海中心爆发,瞬间抽离我的意识。神魂被拽入幻灵空间的刹那,我透过壁垒缝隙瞥见外界——混沌裂隙已被一只横跨千里的巨眼填满。它没有瞳孔,只有一道旋转的涡流,正缓缓聚焦于我方才站立的位置。火鸦双翼的火焰早已熄灭,周身法则皲裂如枯叶,却仍保持着V形姿态,喙部轻点左翼伤痕,青玉色光泽微闪。
我跌入幻灵空间中央,意识尚未完全稳定,立即调取空间日志。护魂协议启动前0.07息,灵根曾主动释放一段高频青光,方向直指火鸦喙部伤痕。那不是我的意志,也不是随机波动——是灵根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了信号回传。
巨眼搜寻的不是我。
是这个频率。
我低头看向左口袋,青冥灵根仍在震颤,根须渗出细小血丝,滴落在幻灵空间地面。血珠未散,自行凝成一个微小符文,形似“生”字残角,末笔断裂处却延伸出一道螺旋线,指向空间深处那片混沌灵田。那里埋着我从混沌裂缝中带回的枝桠残片,尚未发芽。
幻灵珠陷入低功耗休眠,推演功能关闭。我无法验证猜想,只能依靠记事本里的数据反推。翻到第四章记录页,枝桠与幼苗融合时的杂波蚀痕清晰可见。我以指尖血在掌心复刻那个“生”字残角,刻意将输出频率压至火鸦原始节奏的70%。
灵根轻微震颤,未发光。
有效。降低共振强度可规避高维探测,但沟通效率大幅下降。若想继续与火鸦建立联系,必须伪装信号,使其接近自然波动频率。我取出炭笔,在记事本边缘写下:“信号需伪装成自然波动,频率差≤0.3秒。”
这是生存的底线。
也是唯一的突破口。
我闭目凝神,回忆火鸦双翼开合的节奏。每一次动作都带有0.3秒的延迟,与灵根脉冲形成回声式同步。而巨眼的涡流旋转周期,恰好也是0.3秒一周。这个数字不是巧合,是法则共振的锚点。
外界时间流速异常。日志显示,护魂协议启动后,外界1息,幻灵空间已过3息。压力仍在持续施加,空间壁垒微微震颤,光膜表面浮现出极淡的瞳孔旋转纹路。我将手掌贴上光膜,触感冰冷,纹路与幻灵珠底层日志标记的“锁定频率”完全一致。
同一频率。
巨眼与火鸦之间,存在某种操控或血脉关联。火鸦不是猎手,是诱饵,或是信使。它用伤痕示意,是在传递信息,而我刚才的回应,触发了更高层级的监测机制。
不能再贸然输出完整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