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于主位的林严岳议长,一直冷静地聆听着辩论,手指偶尔轻敲桌面,看不出喜怒。当争论似乎要陷入僵局时,他轻轻敲了一下议事槌。
他说道:“肃静。”低沉的声音并不响亮,却瞬间让会场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到议长身上。
林严岳目光缓缓扫过刚才争论最激烈的几位议员,最终落在帕拉斯星区代表身上:“帕拉斯星区的战略重要性,理事会自有共识。其基础设施的老化问题,也确需重视。”他话锋一转,看向质疑方继续说道“然而,‘科瑞特’星区议员关于预算审核和避免浪费的提醒,亦符合财政纪律要求。‘丰饶角’和‘罗兰德’星区议员的诉求,也反映了联邦内部资源分配需要综合平衡的现实。”
他停顿了一下,让话语沉淀,然后提出方向:“继续争论具体数字意义不大。本席建议,将此案交由预算与规划委员会联合基础设施与技术委员会进行闭门审议。要求如下:第一,重新审核帕拉斯星区预算申请的明细,剔除任何可压缩的非必要开支;第二,评估该项目与‘丰饶角’港口扩容、‘罗兰德’星区工业升级等其他项目的相对紧急程度,提出一个综合性的优先级建议和资金调配方案;第三,审议过程需充分考虑帕拉斯星区的战略定位,但必须以更严格的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限期两周内向理事会提交报告。各位有无异议?”
这个提议将具体的技术性争论交给了更专业的委员会,同时设定了明确的审核原则,既承认了帕拉斯星区的特殊性,又强调了财政纪律和整体平衡,可谓滴水不漏。刚才争得面红耳赤的议员们互相看了看,虽然未必完全满意,但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这种将矛盾下放、寻求技术层面解决方案的方式,是处理这类内部扯皮的标准流程。
“本人无异议。”
“同意议长建议。”
“我支持这个解决方案。”
几位主要议员纷纷表态。
“好。”林严岳点头,看向林梓律,“书记员,记录在案:第一项议程,帕拉斯星区引力井维护预算追加案,移交预算与规划委员会、基础设施与技术委员会联合审议,限期两周提交报告。”
“记录完毕。”林梓律清晰应答,同时在记录板上做了标记。第一场“战役”暂时告一段落,结果算是预料之中。问题没有当场解决,但被有序地纳入了联邦官僚机构的处理流程。这就是人类内部问题的解决方式:争吵、妥协、程序、延迟,但最终通常能在框架内找到出路,因为大家终究是同一条船上的“人类”在管理式民主的框架下大家可以互相骂,互相扯皮,就像是泄压阀一般。
会议继续进行。接下来的几项议程,果然是些相对平淡的行政汇报:某个新殖民地的年度人口与经济增长数据、联邦科学院某个研究所的成果简报、对某个偏远观测站人员编制的微调……讨论温和了许多,偶尔有议员提出技术性质疑或建议,也很快得到回应或记录。会场气氛缓和下来,仿佛刚才的激烈争吵只是一段小插曲。
林梓律一丝不苟地记录着,但她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议程正稳步向后推进,那个关于与“希尔克纳商业联盟”的贸易协定审议,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会场上方。那将不再是人类内部的利益协调,而是涉及异族、触及联邦根本理念的更深层次碰撞。她瞥了一眼议程表,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真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