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云卷(3)

汉鼎 南海十四郎 3744 字 2022-09-16

他不喜欢这样的敌人。

所有善于使用弓箭的敌人,都不是他喜欢的,偏偏每个突厥人几乎都擅长射箭。

突厥骑兵绕城数周,愣是将城头上的守军给压住了,除了刚才藏勒昭的一箭,其余地守军都没有造成任何的战果。令狐翼几次想要出手,最终还是感觉没有把握。只好继续呆在城垛的后面。\突厥骑兵好像是在游行示威一样,一点都不在乎城头上的守军,箭雨虽然渐渐的稀落,可是震慑力却是丝毫不减。

刘鼎在城垛的后面,也是暗自心惊,这突厥人的箭术实在是变态啊。幸亏中牟的宣武军还没有完全撤走,否则,没有经验的鹰扬军,说不定在突厥人地这轮飞射下。就要损失不少的人马了。吃一堑长一智,看来得想个什么办法。让突厥人地飞射动不起来才可以。

“呔!庞师古,你出来!”

忽然间,一声断喝传来,声震四野。

朱温脸色微微一变,低沉的说道:“是李存孝。”

刘鼎悄悄的从城垛后面探出脑袋,只看到在突厥骑兵的后面,出现了一个粗犷的人影。

一人,俩马。

正是李存孝。

不用朱温的介绍。刘鼎就知道此人必定是李存孝。

李存孝就是李存孝。只要往那里一站,所有人都不会认错的。

有关李存孝的资料。刘鼎实在是看得太多了,对于他地身世。他地武功,他的传奇。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在河东军地战斗序列里面,有关李存孝的资料,比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还要多得多。他也是三眼都描绘有画像地少数几个河东军将领之一,其余几个分别是李嗣源、周德威、符存审。由于对李存孝的画像记忆实在深刻,甚至在掩上资料以上,刘鼎地眼前,都能清晰的浮现出李存孝的身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黄河两岸,在北地,就有“王不过霸,将不过李”的说法。这里面的王,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这里面的李,则是李存孝。\由此可见,李存孝的武勇,已经在北地流传了很多年,最近几年则流传到了黄河两岸。在民间的传说中,李存孝不但能够生裂狮虎,而且能够力劈巨石,开山填海,就差腾云驾雾的本事了。

此时此刻,李存孝骑在白马上,如山岳般稳重,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中牟。即使中牟城内有上万的守军,可是大家依然能够清晰的感觉到此人的压力。李存孝的皮肤其实是很幽黑的,身上有跟多粗毛。据说他是被野狼养大的孩子,是吃狼奶长大的,所以天生神力。由此可见,狼奶的营养,要比牛奶好上不少。

李存孝使用的武器,叫做铁,又叫虎头凿金枪,其实无甚特别,就是一根结实的棒槌,但就是这根不起眼的铁,不知道打死了多少的英雄好汉,端的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当他还没有被李克用现的时候,他一直在北方边境流浪,状若野人。后来归入李克用麾下以后,李克用名人用最上等的五金,打造了这把铁,越早就了李存孝的威名。

在三眼都提供的情报里面,李存孝还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他出入作战,任何时候都是两骑相随,一骑累了,马上换另外一骑。他可以在告诉奔驰的马背上来回轮换,这项功夫娴熟无比,他人根本学不来。由于他武功高强,又有两匹良驹跟随,若是在平坦的原野上,此人简直无敌。难怪邓天王差点被他活捉。事实上,能够从他手下逃出生天,着实不易。由此也可见邓天王的本事。

听到李存孝搦战,中牟守军都有点沉重的压迫感,他们同样听说过李存孝的威名,此时此刻李存孝本人出现,有人紧张,有人惊恐,有人激动。\在恐惧李存孝武力的同时,也有人激了万丈雄心,想要取李存孝而代之。新到中牟的鹰扬军将士,并没有被李存孝吓到。他们马上有人跳出来准备迎战李存孝。

安仁义激动地叫道:“大人,请允许属下出战!”

高三宝也叫道:“属下也去。”

刘鼎摇摇头。

他倒不是轻视安仁义、高三宝,而是李存孝的武力,天下皆知,寻常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此刻的李存孝,乘兴而来,正是巅峰状态,就连自己,也不敢轻易和他对战。

刘鼎严肃的说道:“谁也不许出战。否则斩立决!”

安仁义和高三宝都显得有些不服气,却又不得不遵守军令。

他们以前都在淮西军里面。对突厥人了解的不多,虽然听说过李存孝的名字,可是根本不知道他的厉害。虽然刘鼎拒绝了他们出战的要求,但是两人在内心里都在悄悄的誓,一定会要李存孝地好看。

那边,庞师古也大声叫道:“王爷,请允许师古出战!”

朱温同样摇摇头,低沉的说道:“不!不许出战!”

就在这么一转眼的机会。李存孝已经现了刘鼎的身影。他立刻吼叫起来:“刘鼎,是你吗?你躲在城内做缩头乌龟吗?

屠雷忍不住站起来。紧握着虎头墨麟刀。

刘鼎严肃的说道:“坐下来。”

屠雷气愤的说道:“这厮欺人太甚!”

刘鼎缓缓的说道:“冷静!”

李存孝在城外再次叫道:“刘鼎,你这厮躲起来了吗?”

屠雷和秦迈等人脸上的肌肉在悄悄的抽搐。\显然内心十分地愤怒,但是刘鼎不允许出战。他们只好无奈的听着李存孝在外面嚣张,只有刘鼎镇定自如。无论李存孝如果搦战,刘鼎都没有丝毫反应。有些鹰扬军将士听地憋闷,情不自禁的看着刘鼎所在的方向,但是刘鼎坚决反对任何人出战。

李存孝吼叫了几声,只好悻悻离去。

片刻之后,绕城放箭的突厥骑兵缓缓退去,大量的突厥步兵飞快的涌上前来,每个人都提着两个甚至是更多的沙袋。

这是突厥人的攻城部队,应该是李存信统帅地,他们地度好快,居然跟上了李存孝的骑兵队伍。

当然,其中也有大量下马地骑兵,那都是李存孝统帅的部队。

突厥人基本都是骑兵,很少携带攻城武器,他们习惯在马背上带着空地麻袋,一旦需要攻城,就将麻袋装满泥土或沙子,填平地面和城头之间的空隙,形成可以爬上去地斜坡,这样就可以爬上城头了。一直以来,沙袋都是突厥人无往不利的攻城利器,除非是遇到非常坚固的城池,才会失去作用。

中牟城外没有护城河,这是突厥人的沙袋战术可以有效运用的基本条件。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个沙袋一起堆磊起来,可以轻易的将中牟的城墙填平,形成一个甚至是多个的斜坡。如果斜坡的坡度满足一定的条件,突厥骑兵甚至可以直接纵马而上。以前沙陀人在攻击河东各大重镇的时候,使用的都是同样的方法,现在不过是故伎重演罢了。“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