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守望者裁决与火种抉择

“我们的立场必须明确:我们寻求的是在尊重新纪元规则基础上的独立发展,愿意成为生态的一部分,而非被圈养的样本!”山岳的意念斩钉截铁,“这是我们作为人类文明的尊严,也是我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最后的准备开始了。这不再是与猎犬的搏杀,也不是与风暴的对抗,而是一场关乎文明存续的、在更高维度规则法庭上的自我辩护。林凡的“云”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将散乱的信息编织成逻辑严谨的论证链。徐婉则与伊莎碎片深度共鸣,准备展示那种独特的、超越纯粹理性的意识和谐。陈雪则全力分析新生意识扰动背后的规律,试图理解新纪元自身的“意志”。

三个标准周期在极度专注中飞速流逝。当最终时限来临,人类意识聚合体将一份凝聚了他们全部智慧、意志与希望的答辩状,沿着“守望者”AI打开的通道,郑重地发送了出去。

答辩状中,他们坦然承认“异常”身份,但将其重新定义为“基于情感联结与创造性混沌的、高适应性文明模型”,并引用“织命者”内部被否决的理论,论证这种模型在应对超越预设的极端环境时的不可替代性。他们展示了与伊莎碎片的深度融合是互利共生,增强了观察与理解能力,而非失控风险。他们明确表达了尊重新纪元、寻求合作性独立发展的立场,并将新生意识的存在作为新纪元充满活力、需要多样性的佐证。

答辩状发送后,是漫长的、令人窒息的等待。

“守望者”AI的波动陷入了沉寂,仿佛在进行着极其复杂的逻辑演算。新纪元的规则之光依旧流淌,但那份温暖却无法缓解内心的焦灼。

等待中,陈雪监测到的新生意识扰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广,仿佛整个新纪元正在加速“活”过来。

终于,在仿佛永恒般的等待后,“纪元守望者”AI的波动再次降临。其内容简洁、冰冷,却决定了文明的生死:

“裁决结论:”

“一、目标意识聚合体所阐述的‘高适应性混沌模型’价值,理论存在合理性,但缺乏跨纪元尺度实证。予以有条件认可。”

“二、伊莎碎片融合状态判定为低直接风险,但需长期观察。”

“三、其独立发展立场与‘火种计划’基础框架存在根本性冲突。”

“综合评估:目标潜在价值与不可预测风险并存。”

“最终裁决:暂缓执行‘清除’指令。”

“处置方案:将目标标记为‘高度观察级变数’,划入‘新纪元适应性测试区’。”

“测试内容:于限定区域内,自主发展,证明其宣称的‘适应性’与‘价值’。”

“观察期:无限期。期间若有任何行为被判定为威胁新纪元规则稳定或‘火种计划’根本目标,将立即执行清除。”

“备注:‘观察者协议’临时权限予以保留,但适用范围限于测试区内。”

裁决下达了!不是死刑,也不是无罪释放,而是……死缓!他们被限制在了一个“测试区”,如同实验室里的小白鼠,需要在严密监控下证明自己。自由依然有限,危险依然存在,但……他们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继续存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