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第一场结束第二场开始

何明风迅速扫过题目,心中稍定。

“为政以德”是经典老题,他平日深思熟虑。

第二道《尚书》题更是直击德政与天命、民心的核心。

算是正中他的研究领域了。

至于诗题……何明风略一思忖。

一般都说春柳、夏柳,秋柳这个意象在诗文中不算常见,若想在众多答卷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一定的巧思。

何明风先是想了一会儿,没有急于落笔。

最重要的便是破题。

破题是八股文的第一股,要求用最精炼的一两句话,通常不超过两句。

点明题目主旨的核心比喻关系,并隐含题目的核心论点。

何明风盯着试卷纸上的这句话。

对于此题,关键在于抓住两个核心要素。

一个为本体,一个为喻体。

“为政以德”便是本体,“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则为喻体。

何明风的思绪飞快地运转着。

德政的效果如何通过北辰的意象体现出来?

核心在于“德”为根本,“居其所”是状态。

而最后的“众星共(拱)之”则是结果。

思索一番后,何明风研磨好墨,在草稿纸上郑重地写下了这破题之句。

“圣王端拱无为,而化行若北辰之奠极焉。”

这句话看似简简单单,实则蕴含了多层含义。

“圣王”一词,直接点明施行“为政以德”的主体便是最高统治者,君王。

扣住了“为政”的施政者身份。

“端拱无为”的“无为”二字,则是整个破题句的点睛之笔。

“无为”并非是什么都不做。

在何明风这句破题之句中,是指不依靠严刑峻法、权谋机巧去强力驱使臣民,而是依靠道德感化。

这正是精准点出了“为政以德”的核心方式——以德感召而非以力压迫。

直接点明了“德”是根本手段。

后半句“而化行若北辰之奠极焉”则是将德政的感化效果比作北极星奠基于天极所产生的现象,即众星自然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