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姐的话说,就是日久见人心,朝夕相处最能看透一个人。
具他这段时间的观察,阿闵待人接物有礼,对好友真挚,虽身体孱弱,但性子却是极为倔强,他那双澄澈的眼眸里,不见半点戾气。
这等纯净眼神,绝不属于心思深沉之辈。况且,哪怕退一万步来说,他就算是真的背景复杂,只是君子之交,能与莫氏有何利害冲突呢。
既遇贤才,贵在以诚相待,将心才能比心。
莫韬却是个执拗性子,家主的话于他而言比圣旨还要贵重。
既然小姐不愿出面,那就由他来当这个“恶人“。
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过一番明察暗访,表面上倒也没发现什么破绽,不过,他见过太多的人心鬼蜮,一个少年郎如无家学传承,也无恩师教诲,决计到不了这等博学广通的程度,他对自己的眼光颇有几分自信,所以打算亲自会会,探个究竟。
没什么大不了的,每个莫氏的门臣都有这么一个流程。
……
“秦公子,将来可有心在仕途上走的远一些?”
秦渊奇怪的瞥了他一眼,拱手道:“如何有此问?”
“秦公子,相处许久,总是好奇,咱们简单聊聊。”
“我未入朝堂,对其不了解,将来如何说不定。”秦渊实话实说道。
“莫氏可赠公子青云梯,送您扶摇直上。”
秦渊怔了片刻,疑惑道:“您这话,我有些听不明白……”
莫韬微笑道:“这有什么不明白的,不过这个回头再细说,公子现在只管回答我的问题即可,敢问,您这一身的学问,究竟从何而来,又是谁所教授,请公子如实告知,勿要用自学成才这等理由搪塞老奴。”
秦渊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道:“不瞒你说,我还真是有个师傅,曾经我们村东边有个破庙,以前住了个道士,白发白须,仙风道骨,他说我记性好,问我愿不愿意跟他学些东西,然后当时我懵懵懂懂,就跟了他一年,他教了我许久,大多都是些记忆方法和偏僻杂谈,再去看书的时候,我就发现已经懂得许多了,后来那道士也没留下名姓,径直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