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北疆惊变与吕文德的野望

凌八麾下的暗卫和侦察力量被全部动员起来,如同无数只无形的触手,迅速伸向北方。通过重金收买往来商旅、胁迫俘虏的低级军官、甚至冒险派遣精干人员伪装深入敌占区,零碎的信息开始如同溪流般汇拢。

数日后,一份相对清晰的情报分析报告摆在了凌岳的案头。

报告证实了之前的猜测:兀良合台的突然北撤,确实源于蒙古帝国最高权力的剧烈震荡——大汗忽必烈遇到了大麻烦!

其弟阿里不哥并未如历史上那般迅速败亡,反而在漠北和林得到了部分宗王和传统蒙古贵族的强力支持,实力大增。就在兀良合台猛攻夔州的关键时刻,阿里不哥突然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击,兵锋直指忽必烈经营多年的开平府(上都)一带,甚至一度威胁到大都(北京)的安全!

消息传来,忽必烈震怒且惊慌。开平和大都是他的统治核心,绝不容有失。南方的战事虽然重要,但相比于争夺汗位的内部战争,显然优先级要靠后。于是,一道道十万火急的命令被发出,要求兀必烈麾下最能打的几支精锐部队,包括兀良合台部、张柔部等,立刻停止南征,火速北返勤王!

兀良合台接到命令时,正值攻打夔州受挫,伤亡惨重却迟迟无法破城,本就焦头烂额。这道北返令对他而言,无异于一道赦令,但也让他极度不甘。可他深知忽必烈的性格和当前局势的严重性,不敢有丝毫耽搁,只能忍痛放弃即将到手的夔州,甚至来不及收拾营寨,便急匆匆地率主力北返。只留下了少量部队断后和收拢溃兵。

“原来如此…阿里不哥…真是天助我也!”凌岳看完报告,长舒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稍稍放松。这场突如其来的蒙古内乱,无疑给了他最宝贵的喘息之机。

但凌岳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他立刻召集核心人员,通报了这一重大情报。

“此乃天赐良机!”冉琎激动得手指发颤,“主公,我军正可趁此良机,全力休养生息,巩固根基!”

“不错。”凌岳点头,“但这机会不会太久。忽必烈雄才大略,阿里不哥恐非其对手。一旦其内部稳定,必然再次南顾。我们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变得比以往更强大!”

会议的基调就此定下:抓住战略窗口期,全力进行内部建设。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夔州血战击退兀良合台主力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周边区域,自然也传到了四川制置使吕文德的耳中。

一开始,吕文德是绝不相信的。兀良合台十万大军(实际兵力有所夸大),攻势正盛,怎么可能被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山神军”击退?他认定这是凌岳为了稳定军心放出的谣言,甚至可能是兀良合台的诱敌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