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巅,倒悬玄境。
曾经狂暴肆虐的星磁乱流已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敛而磅礴的宁静。星穹大阵稳固运转,将这座万古圣地化作一个巨大的天地枢纽,深深地锚定在天地磁极的命脉之上。李玄悬浮于护道大阵的核心节点之上,周身星光流转,与下方沉潜的星力核心共鸣如一。他闭合双目,心神却如同张开了一张覆盖天地的无形之网,与这新生的“护道大阵”紧密相连。
护道大阵已成,其宏伟远超最初的星穹大阵。它不仅仅是昆仑的屏障,更是一个沟通星穹、串联地脉的复杂网络,一个能以微妙之力试图影响整个九州气运起伏的庞然造物。此刻,透过这张无形的巨网,李玄的感知被前所未有地延伸、放大。
他“看”到万里之外的景象。
不是山川河流的实体,而是弥漫于天地之间、更接近本源的气运洪流。
北地范阳、平卢方向,那冲天而起的赤黑煞气如同被点燃的地狱熔炉,积蓄着毁灭性的力量。凶戾、狂暴、夹杂着千万亡魂般的怨念戾啸,那煞气已然凝聚成型,不再是蛰伏之态,而是化作一股席卷一切的黑色血潮,正沿着太行山脊、雁门关隘,轰隆隆地向着中原富庶膏腴之地奔涌碾压而来!它所过之处,在护道大阵那高维的感知图景中,大片的土地被残忍地“涂抹”成刺眼绝望的血红,那是死亡、灭绝与恐惧的具象!
与此相对,曾经盘踞在长安、洛阳上空,代表着李唐王朝气运的龙气金龙,则已是气息奄奄。金鳞黯淡大片剥落,龙影痛苦地扭曲着,庞大的龙首低垂,眼中辉煌的神光衰弱得如同风中之烛,随时可能熄灭。更令人心寒的是,在这衰颓的龙躯之下,无数象征着贪婪、背叛、腐朽的污秽灰黑孽气,如同蛆虫毒瘴,正从庙堂的深处、从官僚体系的每一处糜烂角落滋生蔓延,贪婪地啃噬着大唐所剩无几的国运龙元。
无数细微却撕心裂肺的悲鸣,无数绝望中升起的微弱祈愿,如同纷乱的尘埃,混杂在这宏大的气运长河之中,透过护道大阵的精密“滤网”,化作冰凉而细密的针,一下下刺痛着李玄的道心。
感应!前所未有的清晰!
护道大阵赋予了他洞察天下风云变幻的“天眼”,中原的战乱、王朝的崩塌、万民的疾苦,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横陈于眼前,不再是听闻,而是一种近乎灵魂层面的共鸣。
然而,这份“共鸣”却带来更深的焦灼。
感应,终归是感应。
昆仑与中原,之间相隔何止万里之遥?巍峨连绵的雪山、浩瀚荒凉的大漠、险峻莫测的山川,筑起了天然的屏障。寻常修士,纵然有御空飞行之能,携带多人进行如此长途且艰难的跋涉,不仅耗时费力,更是九死一生的险途。至于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远在昆仑,纵然能清晰“看见”铁蹄即将踏碎城池,又如何能及时赶到?鞭长莫及!这份眼睁睁看着血火燃烧而无力的“清晰”,比过去的未知更令人煎熬。
必须!必须打破这遥不可及的距离!
一个无比大胆,却也并非空想的念头,如同一道划破幽暗的流星,骤然在李玄那如宇宙般深邃的识海中点亮!
既然护道大阵能沟通九天星磁,感应九州气运,甚至能通过地脉网络延伸一丝力量……那么,是否有可能以此为基础,构建一条真正贯通东西的通道?一条基于星磁法则、超越寻常物理距离、瞬息可达的“星磁通道”?!
他想到了之前情急之下所施展的“地脉迁跃”。那是在混乱地脉中短暂而凶险的瞬移,如同在崩塌的激流险滩中夺路而行,稍有不慎便会被狂暴的空间之力撕碎。但如今,他已稳固星罡之境,神魂意志坚韧无匹,更有护道大阵这颗天地枢纽作为后盾,有那内蕴宇宙本源意志的星力核心作为能量之源……这不再是亡命一搏,而是有了尝试构建稳定、可控通道的可能!
目标很快锁定。
心神沉入护道大阵的感应图景,无数的气运光点、地脉节点在识海中明灭闪烁。最终,他的意念聚焦在了中原大地上几处气运凝聚、且与昆仑地脉网络隐有微弱呼应的节点之上。而其中一处,气息格外熟悉、亲切,犹如呼唤游子的故乡灯火——终南山!
那座仙气灵毓的秦岭名山,是他道途起始之地,是他人生转折的故园。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溪,都深深烙印在神魂深处。更重要的是,那里也曾是清微子(宇文太一)苦心经营多年、意图掌控王朝中枢的重要据点。宇文太一虽灭,其布设的一些引动地脉的手段或有残余,加之秦岭龙脉本就与昆仑祖脉有着千丝万缕的遥远联系,这种天然的、微弱的地脉呼应,在护道大阵的放大下,便是最佳的引导坐标!
一个清晰的蓝图在李玄心中成形。他缓缓睁开眼眸,深邃的目光扫过下方肃然而立的众人——玉衡子、神算子、沐青璃,以及几位劫后余生、道心已燃起战意的年轻弟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位道友,”李玄的声音平稳而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倒悬玄境,“护道大阵已成,中原乱象,已如观掌纹。”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剑,“然万里之遥,如隔天堑。欲解苍生倒悬,必先破咫尺天涯之困。我欲……以此护道大阵为基,另布一阵!构建一条贯通昆仑与中原终南山的‘星磁通道’!”
“星磁通道?”
“贯通昆仑与终南?!”
“瞬息可达?!”
尽管众人早已对李玄层出不穷的通天手段有所麻木,此刻闻言,依旧难掩惊容。瞬!息!万!里!这四个字背后代表的,已非人间手段,而是近乎传说中的仙神挪移之术!跨越昆仑天堑与中原大地的无穷距离,只在弹指须臾之间?这念头本身,就带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沐青璃双眸灿若星辰,没有一丝怀疑,只有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该如何做?需我等如何襄助?”她知道,这位看似清俊平和的青年,体内蕴含的意志与力量,早已远超常人所想,每一次出手,都是在创造奇迹。
玉衡子抚须颔首,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通道构建,当以何物为依凭?风险几何?”老道沉稳,考虑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