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命河清理者的短暂交锋,虽然以对方退避告终,并成功窃取到部分关键信息,但陆离很清楚,这仅仅是开始。那个清理者最后提到的“上报”机制,如同悬顶之剑,意味着他这个“未知高危变量”很可能已经进入了某个更高级别存在的视野。
被动等待审查乃至清理,绝非他的风格。他必须主动出击,在可能的“管理员”降临之前,尽可能地提升自身在命运层面的“合法性”与“权限”。
通过对窃取来的信息碎片进行深度解析,结合自身对道源和命运之力的理解,一个极其大胆且精妙的计划,在陆离心中逐渐成型——伪造权限。
命河清理者,以及它背后可能存在的管理系统,识别和认证“权限”的依据是什么?根据解析结果,主要是基于某种独特的、与命运长河本源深度绑定的“法则签名”或“存在编码”。这种签名或编码,蕴含着目标在命运长河中的“注册信息”、“权限等级”以及“行为许可范围”。
陆离要做的,不是去破解这套复杂的认证体系(那需要的时间和对命运本源的了解远超当前),而是利用自身道源那“包容万象”、“可模拟定义”的特性,尝试伪造一个能够通过基础检测的“道源伪码”!
他要给自己打造一个看似合法的“马甲”!
“林默,以窃取到的‘清理者法则签名’碎片为参考样本,以其与命运长河的交互模式为蓝本,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命运之力(三相锚点)与道源特性,开始推演构建‘道源伪码’的可能性。要求:伪码需具备基础的命运长河识别通过性,能规避常规清理者的扫描,并能模拟出低级别的‘观测’与‘有限干预’许可。”
“道主,这……这风险极高!一旦伪码被识破,可能会引来更直接、更严厉的打击!”林默感到难以置信。
“风险与收益并存。”陆离的语气不容置疑,“按我说的做。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更自由地在命运长河中行动的身份,哪怕是临时的、低权限的。”
源初匠殿内,一场前所未有的、涉及法则层面“伪造”的工程开始了。这比构建道源世界、炼化法则冲突更加精微和困难。它要求对命运长河的底层识别逻辑、对清理者的检测机制、乃至对那可能的“管理系统”的认证规则,都有极其深入的了解。
陆离亲自主导,以“三相锚点”为核心,调动四大道源世界的算力,结合自身道源那千变万化的特性,开始小心翼翼地编织那段代表着“合法身份”的“伪码”。
他并非凭空创造,而是以窃取来的清理者签名碎片为“模板”,以其与命运长河交互时产生的特定法则涟漪为“密码”,再注入自身道源那超然的本质进行“混淆”与“伪装”,最后用初步掌握的命运之力进行“签名”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