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尹策抓过信件,快速浏览,眼睛突然瞪大。
而甩开寇枭离开邺城的晓玥,第二日夜晚来临之时已到广德县外,这小镇依旧恬静如前。踏过小桥,晓玥将马寄于驿站,直向小镇东北而行,不一会儿便见到龙铭所说的几十处民居,此时恰有三人在街角闲聊,晓玥稍整衣衫,便走去问向一位蓝衣妇人:
“请问,这镇上有户杜姓人家吗?他家有位少年叫杜聪,和他母亲两人一起生活。”
“咦,听口音你不是我们这儿的人啊?”蓝衣妇人睁大眼睛问道。
“嗯。”晓玥点点头,“我……”
晓玥还没说完,另一着绿色衣裙的女子就抢着说道:
“难道外地的都知道了?这也传得太快了吧!你是哪儿的?”
这人声音很尖,让晓玥听得多少有点儿不舒服,但还是回话道:
“我是邺城来的,你刚说知道什么?”
“你找的杜聪确实就是我们这儿的!”最后一个妇人拉起晓玥的胳膊,“走走走!我带你看去!我今儿都去了好几回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也去我也去!”其余两人也附和道。
晓玥满腹疑问,可也没说什么,想到这样先去看看也好。不一会儿三人便带着晓玥走到杜聪家门外的土路,绿衣妇人指着前面一户人家:
“就是那儿!”
现在早已过了晚饭时间,路上行人本该逐渐稀疏,但此时杜聪家门前人却显得格外多,而此时虽然各家都已掌灯,但只有她家将火把都支到了院子里,跟周围一比更显明亮,人们都使劲儿伸着脖子向里观瞧。
晓玥远远就见烟雾缭绕,不时响起几声锣响,跟着三位妇人走近,隔着低矮的栅栏晓玥就见一老妇人穿着粗布的衣服,佝偻身影,背对着门口跪在一个蒲团之上,前面设着一张铺有红底黄巾的书案,案上香烛蜡贡齐备,一个道士身披八卦,带着几个小徒弟正在准备着什么,可见这里不久要做一桩法式,不过在晓玥看来这很平常,林府每年高搭法台那么隆重也没见有人这么围观过,不过想在这小县城里,这就算是个大热闹了。
晓玥指指院内,刚要问,绿衣女子已抢着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