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弩箭量产,军械成势

晨光刚透进军械坊的窗棂,铁砧上的锤声已响了一夜。李震跨过门槛,袖口沾着昨夜未散的寒气,手里拎着一块边缘裂开的铜牌。他没看那牌子一眼,径直走到第一排新弩前,伸手拨了拨扳机簧片。

五具弩机中,有三具回弹角度一致,两具略滞。他蹲下身,手指沿簧片弧度滑过,停在一处微小的锻接缝上。

“这批钢料,是西山铁坊送来的?”他问。

身后站着的工匠头领上前半步,“回大人,是上等高碳钢,按您前日定的标号送的。”

李震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张薄纸,铺在案上。纸上画着分段组件图,每部分标有数字编号。他指着其中一处,“簧片必须单独编号锻造,三号位统一淬火温度,误差不得超过半寸。今日起,所有部件先过检,再组装。”

工匠头领皱眉,“可这么一来,工时要翻一倍。”

“宁可慢,不能错。”李震收起图纸,“三百具弩,不是用来摆的。战场上,一根簧片崩了,就是一条命。”

话音未落,李瑶从外头快步进来,靴底带进些碎铁屑。她看了眼案上的图纸,没说话,只将一卷文书放在李震手边,“铁坊已接到调度令,优先供料。今日午前,第二批钢条就能运到。”

李震翻开文书,确认无误后合上,“让李骁来一趟。”

不到半刻钟,李骁披甲而至,肩甲还沾着演武场的尘土。他扫了一圈新弩,目光落在试射靶区,“都装好了?”

“三百具,昨夜收工前齐了。”李震递给他一具,“试试。”

李骁接过弩,先查机括,再看箭槽,动作熟练。他装上一支重箭,抬手对准百步外的三层皮甲靶。弓弦绷紧,一声脆响,箭矢破空而出,直贯靶心。箭头从背面透出寸许,尾羽犹在震颤。

围观的工匠一片静默。

李骁不语,又连射两箭,皆中同一位置。他放下弩,转向一名老匠人,“刚才你说连发慢?”

老匠人迟疑点头。

“那就看看怎么不慢。”李骁挥手,“三排列阵,轮射准备!”

五十名兵卒迅速列成三列,第一排齐射后立即后退装箭,第二排上前补位,第三排待命。节奏由慢渐快,三轮过后,箭雨如潮,连续不断。靶架在密集射击下开始倾斜,皮甲层层撕裂,木架崩出裂痕。

最后一轮射罢,全场无人出声。

老匠人低头看着自己粗糙的手掌,喃喃道:“这要是成军……州府那些兵,怕是连冲锋都冲不到跟前。”

李骁收弩入匣,“不是怕,是根本不用冲。”

李震站在一旁,没再说话。他拿起一具报废的弩机,拆开机匣,取出那片有问题的簧片,放进随身布袋。这时李瑶又走过来,声音压得很低,“王焕动了。”

李震抬眼。

“他联合十二名官员,联名上书,弹劾你‘私造军械,图谋不轨’,奏折已经发往洛阳。”

李骁猛地转身,“谁给他的胆子?”

“不是胆子。”李震冷笑,“是逼到墙角了。他通楚南的事被我们放了风,藩王那边肯定起了疑。他现在不先动手,就得等别人收拾他。”

李瑶补充:“消息是暗部截到的快马传信,用的是官驿通道,盖了州府印。弹劾名单里,有六个是藩王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