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凤雏之殇

公元247年,秋末,长安。

自刘禅迁都于此已逾十载,这座古老都城在季汉的经营下,早已洗去战火痕迹,焕发出远超汉武时的生机。街道宽阔,车马粼粼,坊市间充斥着来自西域的胡商、江南的锦缎、巴蜀的井盐,以及海外邪马台新献的奇珍异宝。帝国的疆域,西至葱岭,东跨沧海,南抵交趾,北压黄河。唯有东北一隅,司马氏龟缩于幽冀并三州残山剩水之间,凭借太行天险,犹作困兽之斗。

然而,在这片盛世华音之下,丞相府深处,却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急与悲怆。

长安城东南隅,毗邻将作大匠府,有一片戒备异常森严的区域,高墙环绕,哨塔林立,日夜有精锐卫队巡逻。此地不闻市井喧哗,唯有终日不绝的沉闷敲打声、拉风箱的呼呼声,以及偶尔传来的、令地面微颤的怪异闷响。此地,便是季汉最高军事机密所在——“霹雳营”总坊。而它的主宰者,司空庞统,已在此殚精竭虑、透支生命近三载。

坊内核心,一间被称为“火室”的巨大工棚内,热气蒸腾,弥漫着硝石、硫磺与金属熔炼的混合气味。庞统裹着厚厚的裘衣,蜷缩在一张铺满了图纸的胡床上,脸色蜡黄,眼窝深陷,胸口随着压抑的咳嗽剧烈起伏。昔日那个倨傲狂放、言语诙谐的“凤雏”,如今已被病魔和执念消磨得形销骨立,唯有那双深陷的眼睛,依旧燃烧着近乎疯狂的火焰,死死盯着工棚中央那尊被数十名工匠围着的、泛着幽冷金属光泽的庞然大物。

那物事形似巨鼓,却又不同,通体由精钢铸就,腹部浑圆,开口处收缩,后方有复杂的机括和药室结构。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便自然散发出一股令人心悸的毁灭气息。

“咳咳……左三……左三厘……对,卡死!药室……药室密封再检查一遍!用量……咳咳……用量按我新算的比例……”庞统的声音嘶哑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一名弟子连忙将耳朵凑近,才勉强听清,随即转身大声传达指令。

三年来,为了攻克壶关那天险,庞统将“霹雳营”的研究推向了极致。传统的投石机、震天弩、乃至早期的火药包,对付壶关那种依山傍势、墙体坚厚无比的关城,效力终有穷尽。他需要一种前所未有的、能瞬间撕裂一切防御的终极兵器。眼前这尊被他自己命名为“破山吼”的巨物,便是他心血的结晶,亦是催命的符咒。

“士元!”

一声带着焦急的呼唤从门口传来。诸葛亮的身影出现在火室门口,他快步走入,甚至来不及抖落披风上的寒尘。看到庞统那副模样,他心头猛地一揪,几步抢到胡床前。

“你怎么又……”诸葛亮的话哽在喉头,化为一声长叹。他伸出手,想替庞统掖一下滑落的裘衣,触手却是一片冰凉的冷汗。“我早说过,此事非一日之功,你何苦如此煎熬自身?太医令的话,你都当耳旁风了吗?”

庞统抬起沉重的眼皮,看到是老友,蜡黄的脸上挤出一丝近乎顽皮的笑容,却更显凄凉:“孔明……你……你来得正好……咳咳……快,快看!”

他挣扎着想要坐起,诸葛亮连忙扶住他。庞统颤抖的手指,指向那尊“破山吼”,眼中爆发出骇人的光彩,语速因激动而快了几分,却又被剧烈的咳嗽打断:“成了……快成了!你看……此物……非石非火,乃……乃集金石爆裂之极速!我算了……咳咳……算了几百遍!只要……只要最后这机括……这药力配比……咳咳咳……壶关!壶关算什么!邺城!邺城也挡不住!哈哈……咳咳咳……”

他狂笑着,咳嗽着,身体因激动而剧烈颤抖,猛地一口暗红色的鲜血喷溅出来,染红了胸前的裘衣,也溅了几点在诸葛亮的袖袍上。

“士元!”诸葛亮脸色大变,厉声喝道,“快!传太医!快!”

火室内顿时一片混乱。

庞统被紧急送回司空府,太医院最好的医官被连夜召入。诊断的结果,让所有人心沉谷底。

“丞相,”太医令面色凝重,将诸葛亮请至外间,低声道,“庞司空……脏腑早已枯竭,元气耗尽,全凭一股意念支撑……如今……油尽灯枯,非药石所能挽回矣……恐怕……恐怕难熬过这个冬天了。”

诸葛亮闭上了眼睛,袖中的手微微颤抖。纵然他智计超凡,洞悉天机,此刻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他可以规划国策,可以决胜千里,却留不住挚友即将燃尽的生命。

他挥退太医,独自走进内室。庞统躺在榻上,气息微弱,脸色灰败,但眼神却异常清明平静,仿佛早已接受了这个结局。

“孔明……吓着你了?”庞统的声音细若游丝,却带着一丝调侃。

诸葛亮坐在榻边,握住他枯瘦的手,声音低沉:“士元,何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