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3年,4月,黄河汾阴-龙门段。
夜色深沉,河水奔流。诸葛亮亲率的五万西路主力,经过多日隐秘行军,终于抵达预定的强渡地点。岸边,无数舟船、羊皮筏子已准备就绪,士兵们屏息凝神,只等主帅一声令下,便要乘风破浪,直扑北岸,执行那直插并州腹地的奇袭计划。
诸葛亮与姜维、邓艾等立于一处高坡,眺望对岸。按照情报,此地应由并州刺史郭淮的偏师驻守,兵力不会超过一万,且警惕性不会太高。然而,对岸营火的数量,似乎远比预想中要多,而且分布极有章法,隐隐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丞相,情况似乎有异。”姜维剑眉微蹙,低声道,“对岸灯火,不似寻常戍守。”
邓艾也凝神观察:“确……确有古怪。营垒布局,深得……深得兵法之要,非……非寻常将领所为。”
诸葛亮心中也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他下令暂缓渡河,派出更多水性好的斥候,趁夜潜渡,务必摸清对岸虚实。
黎明时分,斥候带回的消息,让所有人心头巨震!
对岸营垒中,飘扬的并非郭淮的将旗,而是一面巨大的“司马”帅旗!领军主将,赫然是原本应该远在数千里外辽东平叛的——司马师!其麾下,正是那五万本该北上的洛阳中军精锐!
“司马师?!他怎么会在这里?!”连一向沉稳的姜维都失声惊呼。
诸葛亮闻言,身体微微一晃,手中的几根用于占卜吉凶的筮草,无声地滑落,被湍急的河水瞬间卷走。他望着对岸那在晨光中逐渐清晰的、与司马懿有着七分相似的年轻将领身影,脸上先是愕然,随即化为一丝苦涩又带着几分钦佩的复杂笑容。
诸葛亮内心:靠!被这老狐狸给耍了!什么北上辽东,什么亲赴淮南,全是烟雾弹!他早就料到我会声东击西,北渡黄河!所以故意放出假消息,让司马师暗中潜伏于此,以逸待劳!好一招瞒天过海,将计就计!
“我们……被司马仲达骗了。”诸葛亮的声音平静,却带着沉重的分量,“他根本就没想让司马师去辽东苦寒之地。他真正的目标,一直是我,是并州这条他预料中的‘奇兵’之路。”
刹那间,所有的战略构想都被打乱了。奇袭并州已无可能。面对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的五万司马师精锐,强行渡河无异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