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肯定有!” 陆沉舟把冬冬放在炕上,刮了刮他的小鼻子,“爹昨天跟炊事班老王说了,让他中午留一大碗,咱们回家热了吃。不过现在得先吃早饭,你娘煮的小米粥,还有你爱吃的煮鸡蛋。”
林晚秋端着碗粥走进来,后面跟着端着鸡蛋的陆沉舟。冬冬坐在小桌前,看着碗里的煮鸡蛋,眼睛都亮了:“娘,今天怎么有鸡蛋吃?是不是因为爹休年假呀?”
“是呀,” 林晚秋帮冬冬剥着鸡蛋壳,把剥好的鸡蛋递给他,“你爹特意跟炊事班要的,说给你补补身子,让你长得高高的,以后跟你爹一样当解放军。”
冬冬咬了一大口鸡蛋,蛋黄沾在嘴角,含糊不清地说:“我以后要当解放军,还要保护娘和爹!”
陆沉舟看着儿子的模样,笑得眼角都皱了起来。他端起碗,喝了口小米粥,粥里带着淡淡的红糖味,暖得胃里舒服极了。他想起以前在部队,每天早上都是啃冷馒头就咸菜,从来没觉得一顿早饭能这么香,原来不是粥好喝,是因为家里有了牵挂的人。
吃完饭,陆沉舟主动收拾碗筷,林晚秋则在屋里给冬冬穿衣裳。她拿出件洗得发白的棉袄,给冬冬套上,又拿出针线,在棉袄的袖口处缝了块补丁。冬冬看着补丁,有点不开心:“娘,补丁不好看,我想要新棉袄。”
林晚秋摸了摸儿子的头,柔声说:“冬冬乖,等咱们去供销社,给你买块小花布做新棉裤,比补丁好看多了。再说,补丁也不丑呀,你看你爹的军衣上也有补丁,那是解放军叔叔的标志,说明你爹是个勤劳节俭的好营长。”
冬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摸了摸林晚秋的棉袄:“那娘的棉袄也有补丁,娘也是好娘!”
林晚秋笑着把儿子抱起来,在他脸上亲了口:“咱们冬冬真懂事。”
收拾妥当,三人锁上门往公社走。路上的积雪还没化,踩在上面咯吱咯吱响。陆沉舟把冬冬抱在怀里,另一只手牵着林晚秋,军大衣的下摆扫过积雪,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沉舟,你看前面是不是马大妮?” 林晚秋指着前面的身影,只见马大妮背着个布包,正站在供销社门口张望,看见他们,赶紧挥手:“晚秋,沉舟,你们可来了!我跟我家那口子说好了,今天一起扯布,顺便给我家小石头买双棉鞋,他那双鞋都漏脚趾头了。”
“大妮姐,你也来买布呀?” 林晚秋走过去,笑着说,“正好,咱们一起挑,多个人多双眼睛。”
四人走进供销社,里面的人不多,货架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商品,从盐巴、酱油到布匹、鞋袜,都用玻璃柜隔开,上面贴着价格标签。柜台后的售货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看见陆沉舟,赶紧热情地打招呼:“陆营长,您来了!昨天老李跟我说您要扯布,我特意把新到的浅蓝色和小花布留着呢,您看看?”
陆沉舟点点头,示意林晚秋过去挑。林晚秋走到柜台前,手指轻轻拂过布匹,浅蓝色的布是斜纹棉,摸起来厚实柔软,适合做衬衫;小花布是粉色的,上面印着小小的梅花,针脚细密,颜色也鲜亮,做冬冬的棉裤正合适。
“就这两块吧,” 林晚秋指着布匹,“浅蓝色的要三尺,做件衬衫;小花布要两尺,给孩子做棉裤。”
售货员拿出尺子,量好布,用剪刀裁开,包好递给林晚秋:“一共五尺布,正好用您的布票,不用补钱。对了,最近来了批新到的棉鞋,是千层底的,特别暖和,给孩子买一双吧?”
陆沉舟看了看冬冬冻得通红的脚,赶紧说:“拿一双试试,要适合冬冬脚的尺码。”
售货员拿出一双黑色的棉鞋,冬冬试了试,大小正合适,鞋底厚厚的,踩在地上软软的。冬冬穿着新鞋,在地上走了两步,笑得合不拢嘴:“娘,新鞋好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