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人——或者说间谍也未可知——带着家人落户长安镇,以及仍旧持续不断送来的奴隶,长安镇的人口已经突破了四万大关。
最初的四条商业街早已填满, 一开始犹豫没有租到商铺的, 和后来的新商人都很有预见性的瞄准了三所新建的学校, 时不时有人到衙门打听房屋和土地租赁问题。
商铺越来越多,但能够支撑起购买力的居民却不多。
四万居民里百分之九十都是奴隶, 这些奴隶大都处在改造阶段, 他们来时一无所有, 在劳动力化为金钱之前, 全靠时玉和霍辞从财政库拨款维持。
幸好贵族对陶瓷书籍的订单源源不断甚至越来越多,两人不用担心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本地居民从饥荒的苦日子里活过来, 根本做不到大手笔挥霍, 有很多人一次都没有去戏院看过舞台剧, 在他们看来, 花钱买门票不如屯粮食。
从春天开始, 长安镇就一直处在丰收状态,肥料、先进的农具、水车沟渠,以及再也不用只种两样的规定, 使得各种作物在农田里齐开花,使团访问结束后,又通过商人找来了玉米红薯等更多作物种子,能在长安镇种植的全都种了下去。
粮食果蔬产量遥遥领先,虽然离现代动辄千斤还差得远,但远超过了本地从前的量值。
渔场和畜牧场也办了起来,为居民提供鲜奶和鲜肉。
但高兴归高兴,对从饥荒中走过来的居民来说,什么都不能阻止他们屯粮,交完税后,大部分居民将剩下的粮食都屯了起来。
只有少部分拿出来卖给粮店或者食铺。
为了平衡粮价,时玉和霍辞不得不将收税来的粮食填补进市场里。
但随着工人和商户人口远远超过农户,这种状况必须改良,必须想办法让这些农户将粮食拿出来形成市场流动。
这也是时玉和霍辞大办春节的原因之一。
年底大促销。
——不管放在哪个世界都是永恒不过气的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