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都被弄呆了,老太太义正的言词,从容的举止,大家的风范,一下子镇住了几个官员。
“那,依老太太之见呢?”良久,韩春方回过神来问道。
“我儿子的主意对,”于方氏冷然说道,“如今情势,只有开仓赈灾,别无良策!”“粮食有,”韩春冷笑一声说道,“但既不是我的,也不是于成龙的,那是朝廷的皇粮,今年还欠一百万石没来得及运往直隶——”于方氏接口笑道:“那太好了,正好拿来解救燃眉之急——成龙,你打欠条,借粮一百万斤救济灾民,事过即还。”
“是!”
“慢!”梁守义一摆手,格格一笑踱至于方氏面前,背着手躬身说道,“老太太,一百万斤就是一万石,按石米五钱计,是五千两银子,于大人囊空如洗,嘻——这笔开销,守义倒要请教自何而来?”
于方氏听了呵呵大笑,说道:“亏你大人名叫‘守义’!岂不闻义之所在,虽有害而不趋避?五千两银子我还得起,我也不信百姓将来不还钱——请出笔墨来,写!”衙役们站在箭楼内外,早听呆了。他们自己家里也早已断了粮,巴不得有这一声,忙将于成龙平日批阅文牍的文房四宝端了出来。
“不行!”韩春职司所在,深知事关重大,身子往后一仰,断然说道,“这粮食是军饷,皇上有专旨调拨给施琅军门练兵用的。动了一粒,在座诸公都有罪!”
“与其残民以逞,不如曳尾于泥涂!我不信你们这几个官命比几万百姓的命还值钱!”
郭真见不是事,忙道:“我们都是皇上臣子。老太太,这忠孝二字,忠在前啊,我们怎好违抗天命呢?”话未完,于方氏便顶了回去:“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明白么?”
于成龙早就想硬借粮,只是知道关系重大,将来获罪深重,怕连累了老娘。厅中这番唇枪舌剑,老太太竟比自己还来得硬挺,于成龙不由一阵惭愧,立起身来到书案前,刷刷写了几行字,走至韩春面前,身子一躬双手捧上,说道:“请大人签批。”
本来为找于成龙弹压饥民,不防到这里碰了这个硬钉子。于方氏一口一个圣人语录,顶得三个人面面相觑,却又驳她不倒。韩春早已不耐烦,见于成龙竟似要逼他签字,铁青了脸,打起官腔说道:“于成龙,莫非你要逼迫本道——我要是不签呢?”
“我奉圣命来守此郡,”于成龙拱了一下手说道,“如今内有十万灾民,外有洪水围城,是非常之时,凡在城中俱是我的子民——连你诸位也在其中。城中富户的存粮我早已借空,有囤积居奇者,即是为富不仁,本县有责以国法治之!”话未说完,三个人已个个气得浑身发抖。梁守义“啪”地将案一击,脸涨得猪肝似的吼道:“你狂妄!我此时就摘你的印!”
“迟了一点,也早了一点!”于成龙仰天大笑,“你早该摘印,又怕洪水溃城担待责任;既然未摘,我当全权管到底,等放完粮,自会将印交你!”
韩春眼见众衙役虎视眈眈站在门口,心下有点发怯,深悔今日出来竟连库兵也没带几个,哼了一声站起身搓搓手说道:“郭真、守义,天不早了,不能和这个二五眼磨牙了,咱们走!”说着三人面色阴沉沉的都站了起来。
“来人……”于成龙居中向后一坐,脸一仰吩咐道,“封门!”
“喳!”
几十个衙役齐应一声,就地打了个千儿,“咣”的一声将大门关了个结实,居然摆出平日审案的气派按雁行排成八字形立在于成龙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