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亮点点头。
王鹏知道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身体的不适应从而导致情绪上的波动,这是难免的,说大道理不会有作用,彼此靠近取暖才是最好的办法。
同时,王鹏觉得最快适应的良方就是尽早投入到工作中去,把注意力引到工作上,身体上的不适总会过去,也沒有太多的时间來顾影自怜了。
因而,只安慰了赵小亮两句,王鹏的目光就转到了周围的环境上。
他们此时走的是一条弯曲坑洼的土路,贯穿县城唯一的主干道,两旁的街铺,基本都是木房子,甚至有一些土坯房。
随意走进一家小店,王鹏他们发现,卖的东西基本都是牧区生活要用的羊皮、毛毡、帽子、木桩、绳子一类的东西,偶尔见到一些草药零乱地摆放在路边的布袋子里,至于在内地商店常见的生活用品,基本都是看不到的。
王鹏与赵小亮走了好几家铺子,才看到一家小店有卖毛巾、牙刷之类的东西,与女店主乌雅闲聊之后,才知道一脸黑亮皮肤,梳着大大辫子、穿着藏袍的乌雅竟是汉人,一位老援藏干部的家属。
乌雅告诉王鹏他们,这里的生活很简单,资源也很少,生活用品的供给基本都是靠狮泉河运过來。
在老援藏们的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商店买东西,想买买不到;在家看电视,永远两个台;白菜、萝卜、洋葱,长期三不变。”
王鹏只从乌雅这一句话里,就听出了日土的现状:生活物资匮乏、业余生活单调、蔬菜品种奇缺。
王鹏正思索着,一会儿回到县委开会的时候,得从这里当务之急的一些问題入手,先分派深入调研任务,抓紧进入角色。
一边想着,他一边和赵小亮一起告别乌雅,从小店里走了出來。
走在王鹏边上的赵小亮突然用手肘碰了碰王鹏,王鹏抬眼看他,只见赵小亮的嘴巴朝着他们左前方呶了呶,神情很是诡异。
王鹏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只见一名穿着深蓝色藏袍的妇女正蹲在地上,长长的裙摆盖在地上,犹如一把展开的大扇子,扑在棕黄色的泥地上。
王鹏不解地回过头看着赵小亮问:“有什么问題。”
“我一路走过來,已经看到不止一个了,男女都是这样。”赵小亮的表情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绪,王鹏甚至觉得那里面有点鄙薄的成分。
“是怎样。”他有点好奇了,是什么让赵小亮产生这样的态度,王鹏再次把目光投向那位蹲地的妇女。
他立刻发现,那位妇女已经站了起來,并且迈开步子往前走去,在她刚刚蹲过的地方,有一坨黑乎乎的东西留在那里,冒着丝丝的热气。
王鹏拉起赵小亮要走过去看个究竟,但赵小亮似乎是不太情愿,还是他路上已经研究过这玩意儿,反正他是轻轻挣脱了王鹏的手,慢慢地落在后面跟过來,然后远远地就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