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船厂规划的是用来建设护卫舰后期也会具有建造巡洋舰的能力。
至于战列舰,就不至于再开新船坞了,大明天津造船厂,加上胶州造船厂和金州造船厂能建造五万吨级船舶的船坞有二十个。
足够支持大明整个造舰计划的需求,即使大明军舰再向前迈进一代,这些船坞依旧能够容纳。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蒸汽机马力的提升,建造更大商船的需求,这些船厂也有规划十万吨级的超大型船坞。
只不过以大明现在的龙门吊机水平,还有各种机械机床的制造能力还不足以支撑五万吨以上的商船建造。
除了战列舰加快建造之外,大明新一代巡洋舰的建造也被大大提速了,三个造船厂,同时开工十条。
因为新式建造法的研究,以后每四个月都会开工十艘,也就是说大明一年将会有三十艘巡洋舰下水。
经过海军的评估,大明的巡洋舰已经足够应对奥斯曼帝国的战列舰,即使面对欧罗巴的战列舰那也是一挑三以上的优势。
再加上帝国级战列舰,如果两年多以后真的开战,那么大明海军至少在舰船质量上能形成碾压优势。
现在朱慈烺担心的只是大明进攻奥斯曼帝国需要的时间,以及欧罗巴各国能够从这一战学到多少,对他们的造船和各种武器研究产生多少影响了。
按照军部的规划,整个作战时间将会分成三个阶段三年到五年完成。
这个时间的弹性最终取决于苏伊士运河拿下的时间。
有了帝国级战列舰之后,大明对于苏伊士运河的要塞进攻计划信心立刻倍增。
测试之后发现,奥斯曼帝国在苏伊士运河要塞安置的最大口径要塞炮,在他们布置的位置,很难击穿在苏伊士运河中航行的帝国级的侧面装甲。
而大口径要塞炮的射高有限,根本不能够到帝国级的甲板。
除非出现两发炮弹同时落在同一个位置的极端情况,帝国号的侧面装甲才有可能被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