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刚原本只是徐启光手下的一个记录文书员,因为帮助徐启光整理过很多科学著作,还有技术书籍等等渐渐对机械产生兴趣。
皇明商号建立之后,当时的工部成立了一个火器研究小组,准备跟朱慈烺的火器作坊争夺大明新军下一代火器。
后来工部竞争失败,该小组也被解散,朱慈烺兼并了这些人,而徐振刚因为徐启光的特殊地位被朱慈烺看中作为工厂管理人员进入皇明商号中层。
之后皇明军火的生意是越做越大,生产门类也是越来越多,徐振刚赶上了这条升迁快车道,一路高升,负责机械设计作坊,也就是当时主要研究纺织机那些的作坊。
再然后朱慈烺南巡,在江南成立二十四司,当时二十四司的定为还很模糊,没有人觉得那是什么了不得的部门,很多皇明商号一个单独工业部的人都不愿意去东宫坐办公室。
毕竟坐办公室哪有搞生产挣得多。
徐振刚可谓是运气超级好,谁能想到太子回京城没多久就发生了兵变,二十四司摇身一变成了内阁。
徐振刚就这样完成了从一个记录小吏到十相之一的跨越。
而内阁之中这样的人还真的不少,也就是说这些人当时都不是朱慈烺手里最厉害的,朱慈烺手里最厉害的是那些经营商号的掌柜。
这二十四司司正大多都是适合当官的,但是不适合做生意的人被排挤出来的。
朱慈烺当时觉得适合当官的?这内阁不正是官么?他们不是正合适。
但是现在再看,在真正的人才培养出来之后,这些人还真的不合适啊!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