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赛伯温内阁的倒计时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123 字 2022-09-15

这部分人就是那些不愿意背井离乡的百姓,山区地少且贫瘠,但是他们都盼着别人走了把地留给自己。

因为大明已经停止了大规模的强制移民,甚至移民宣传也停止了,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解决这些百姓的生计问题变成内阁比较头疼的事情。

教育问题也很尖锐,新学缺老师,一直缺,非常缺,大明从来不缺学校,哪怕是把祖宗祠堂清理出来办学校大家都愿意。

但是教师确不是谁上谁就行的,如果学新学的这些人都来当教师那自然是够了。

但是各行各业都在抢人,工厂,研究所,皇明商号,军队,造船厂,垦殖公司,商会等等都在抢人。

工厂需要人开动维修机器,操作机器的人不一定个个都是新学生,但是至少技师总要是的。

研究所更不用说了,蒸汽研究所飞快扩张,给其他研究所树立了榜样。

加上近些年大明各种基础科学的整理完善,各科学都在往深处探索推进需要人才。

皇明商号就不用说了,他不止是一个商号,对于人才的需求一直没有中断。现在大明第一等的国考是内阁国考。

第二等的就是皇明商号招考和军校招考,三个被视为前三的出身。

军队开始从依靠个人天分转为依靠集体力量,所以对技术兵种需求旺盛。

造船行业目前是大明第一大产业,靠着这个吃饭的人口超过千万,造船新船研究都是高技术行业,人才需求高,工钱高。

当然要说财大气粗还是垦殖公司和商会,那些早期出去的垦殖公司现在已经混的风生水起,排在前十的其财力堪比一个小型藩国收入还高。

商会更是如此,商人一旦发现某件东西或者某个人能给他带来利益,那么他们绝对不吝啬投资。

正是商会和垦殖公司不断的抬高薪资待遇,导致愿意踏实投身教育的新学生减少,教育行业没有完成五年计划的进度。

卫生部也是一个难题,去年的战争影响力教学进度,不少教师和学员都直接派往了战场,今年这些医生虽然回来一部分,莫卧儿那边还没有结束,叶尔羌那边又要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