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怕他们成长太快,到最后别反噬主人。崇祯十一年已经到来。
在万众瞩目,整个大明的期盼之下,崇祯十一年正月初一,崇祯下第一道圣旨“天朝田亩,永不加赋,全国田税减半。西北、西南、东北、山岭梯田等田租全免。”
一时之间普天同庆,这个可比大赦天下大家还要高兴,不少地方在准备万民书、万民伞等准备进献给崇祯。
还有的地方不少百姓准备集资给崇祯修生祠,不过这个很快被崇祯制止,崇祯可不想学魏忠贤,再说哪有给天子立生词的道理。
总之整个大明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百姓从来没有比现在觉得生活有盼头。
正月十五之后,大明最大的事情就是新军整编,这一次同时对三个军进行整编,整编为六个师。
年前年后准备的那些新兵,加上各地招募的练军,还有有志于继续从军的卫所士卒,这些人经过筛选之后已经就位。
只等着各军部队开到,朱慈烺这边禁卫军第一师也开拔北上,同时新编第十四师南下接替防务。
本来按照朱慈烺的想法金陵附近留下一个师应变,两广在留一个师,加上四川的山地师,足够保证那方的稳定。
不过崇祯担心太子的安危,江南那么大的地方,城市众多,一个师分散开之后金陵城内根本不剩下多少。
所以崇祯安排总参谋部,无论如何也要挤出一个师的部队南下拱卫金陵城。
朱慈烺对此也无所谓,这次改编之后,大明有十五个师的兵力,就算留四个在江南,整个北方还有十一个。
而这次对建奴一战大明这边紧紧会动用七到八个师而已。
剩四个还是五个师作为预备队,区别并不大。
而整个建奴加上科尔沁现在的总兵力也不过七八万。
这次大明进攻,建奴负责防守,人员自然不能集中在一起,所以即使建奴兵力集中,也未必会有超过六万的野战兵力。
所以八个师分成四个方向,每一路两个师六万人。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有人反对四路出击,理由是四路不详,因为当年的萨尔浒之战,大明正是四路会攻,然后才败的那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