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南下武仙关,主持此战。

东夏的兵马调动,并未直接南下。

五万京营精锐,在曹永吉的亲自调度下,在悄无声息地集结后。为掩人耳目,其兵锋首先指向了西面的红印城,做出要对付红印城白袍军态势。

然而,天下盯着东南这块肥肉的,远不止东夏一家。

西夏,平阳城。

太后吴砚卿看着魏若白从井口关送来的加急奏报,纤细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凤椅扶手。

“鹰扬军段渊部与天狼军合计不足四万,于武仙关独对静海、广府六万联军,虽有关隘之利,恐亦艰难。”

她轻声念着奏报上的语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个魏若白,倒是会找借口。”

侍立一旁的女官侍玉低声道:“太后,魏将军的意思是……”

“他的意思很清楚,”吴砚卿打断她,“想让我们出兵,去分一杯羹。”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东南方:“现在东南战局已起,那我们西夏,也不能干看着。”

她转过身,凤目含威:“拟旨。命魏若白统筹关襄新军两万,再调京营两万,合计四万兵马,以‘协助鹰扬、天狼盟友,共抗不臣’之名,出兵南下!告诉魏若白,仗怎么打,他自己看着办!”

“是,太后!”

洛东关鹰扬军帅府。

严星楚放下手中的笔,将刚写完的信递给一旁的亲卫:“八百里加急,送往天狼军赵帅处。”

信里是他对赵南风再次增兵武仙关的诚挚感谢,以及一个重要的决定:待局势稳定,鹰扬军在此次南下作战中占领的静海军地盘,将全部交由天狼军管辖。

说不心疼是假的。

将士们流血打下来的土地,拱手让人。但此前与洛天术、周兴礼深入商议后,三人都清醒地认识到,鹰扬军目前的核心在北境,首要大敌是东牟。

在东南这片土地上,他们缺乏长期经营的基础。若要强占这飞地,需要投入大量稀缺的行政管理人才和驻守兵力,分散力量,得不偿失。

将其交给关系紧密的天狼军,既能巩固盟友关系,又能将自身力量集中于主要方向,这是当前最明智的选择。

然而,仅仅三天过去,东南局势风云突变,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海川盟突袭并占领龙山城,还拖家带口地打算常驻!

贾宏和陈经天的六万联军瞬间进退维谷。

几乎同时,紧急军情接连传来:

“报!东夏曹永吉率五万京营精锐出天阳城,向西南白袍军方向而去!”

“报!西夏魏若白已回关襄城,集结两万新军,向南开拔!”

“报!西夏太后吴砚卿已下旨,命魏若白率四万兵马,以‘协助盟友,共抗不臣’之名,南下介入!”

严星楚立刻意识到,静海军的乱局成了一个导火索。

局势复杂程度瞬间升级。

他不敢怠慢,立即下令:“急召洛天术、周兴礼、张全,还有在洛东关的王东元、唐展,即刻来帅府议事!”

不到半个时辰,几位在洛东关商议新货币发行的鹰扬军的核心文武便齐聚帅府书房,气氛凝重。

严星楚将最新的情报简单通报后,沉声道:“情况大家都知道了。静海军这块肉快要烂了,现在连西夏都想来分一杯羹,我们该如何应对?都说说看。”

洛天术第一个开口,语气平静道:“大帅,局势虽乱,但对我们而言,亦是天赐良机。我建议,立刻派人秘密联系海川盟!这群海盗既然敢夺龙山城,就是不甘寂寞之辈。我们可以许以利益,南北夹击,彻底将静海军打垮吞并。”

他话音刚落,张全就皱起了眉头:“与海川盟合作?天术,此议太过冒险!海川盟乃海盗出身,凶残狡诈,毫无信义可言。与他们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即便一时得利,日后必成心腹大患,更会严重损害我鹰扬军的声誉!”

唐展也附和道:“张大人所言极是。大帅,我们出兵的本意是报复静海军,解青州港之围,并非要占据其地。如今目的已达,静海军经此重创,已难成气候。依我看,不如换个思路。贾宏已是丧家之犬,不足为虑。但那广府军的陈经天,年轻气盛,此刻陷入窘境,或许是个突破口。”

周兴礼也点了点头,分析道:“我们派人秘密接触陈经天。向他陈明利害,只要他愿意率广府军退出静海军战事,甚至……在必要时反戈一击,助我们速灭静海军残部,我鹰扬军可以出面担保,事后维持广府军现状,对他此次参与联军之事既往不咎。如此,既可避免与广府军结下死仇,减少我军伤亡,也能更快达成战略目标。”

洛天术立刻反驳:“劝降陈经天?广府军与静海军勾结已久,岂会因我们几句话就背弃盟友?何况陈近之还在临汀城坐镇,此计太过理想化。”

周兴礼则道:“即便要打,也无需与海川盟合作。我军与天狼军合力,加上武仙关之险,足以应对贾宏和陈经天。何须玷污自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